市場波浪式修復中關注三條主線
周二,滬指盤中震蕩上揚,深成指亦走高,創業板指走勢疲弱,一度失守2000點大關;兩市成交額有所放大,北向資金尾盤加速流出。業內人士認為,上周監管層提出加大投資端改革力度,吸引更多的中長期資金入市,疊加再融資政策收緊,A股市場流動性有望迎來進一步寬松,帶來市場整體估值提升。
指數有望收復短期失地
周二,A股市場出現了震蕩中重心上移的態勢。其中,上證綜指在午市前后一度有所受阻回落,但得益于算力概念股的強勢以及券商股的反復活躍,尾盤再度震蕩回升。而科創50指數則得益于科技股的強勢而有領漲態勢。市場參與者交易心態正在持續復蘇,短線趨勢漸趨樂觀。
A股三大股指漲跌互現,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31%,報3056.07點;科創50指數漲0.87%,報904.34點;深證成指漲0.17%,報10005.56點;創業板指跌0.22%,報2004.81點。兩市共2987只股票上漲,2016只股票下跌,平盤有294只股票。滬深兩市成交總額893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248億元;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出21.09億元,連續第六個交易日減倉。從盤面來看,當前A股市場的資金層面出現了較為積極的信號,北向資金對A股的影響力已經漸趨降低。
與此同時,交易型資金在近期也開始調轉方向,從原先無厘頭式的炒作再度回歸算力為核心的科技產業鏈主線,引發市場參與者的共鳴,從而有利于短線A股的回升。而券商股的合并炒作預期與AI投資主線的資金行為均有一定的交易基礎,容易得到市場的認可。個股行情開始活躍,成交金額也開始穩步復蘇,周二午市后的主要股指出現了震蕩回升的態勢,滬指與科創板指數也有望收復短期失地,重心或將繼續上移。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游曉剛認為,目前萬億元國債的安排下仍有貨幣政策釋放的需求,政策底不斷加固或將延續至年底。政策面的提振以及支持,將繼續推動國內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在操作策略上,可以把握市場調整節奏,跟蹤汽車、消費電子、芯片、光伏、軟件等領域的投資機會。
華為鴻蒙板塊繼續走強
周二板塊方面,券商股盤中拉起,辟謠重組傳聞的中金公司、中國銀河成為雙子星,中金公司觸板后收漲8%,中國銀河一度逼近漲停后回落僅漲逾4%,其他多數券商股均不同程度回落。算力板塊反復活躍,匯納科技20cm漲停,青云科技、寒武紀升超10%。華為鴻蒙概念持續火熱,九聯科技、思特奇雙雙20cm封板。
醫保支付、數字政府、數字貨幣等AI賦能板塊出現活躍資金,中科金財、延華智能、德生科技等漲停。光刻機板塊低開高走,炬光科技大漲逾10%,福晶科技再度漲停。存儲芯片板塊反復活躍,萬潤科技漲停,香農芯創、中孚信息漲逾6%。汽車股局部活躍,海馬汽車3連板,江鈴汽車漲停。此外,機器人、智能駕駛、跨境支付等近期異動題材均有反復表現。
粵開證券指出,在當前A股業績真空期階段,建議投資者均衡配置,提前布局跨年行情,關注三條主線:首先,關注基本面改善相關板塊投資機會。三季度全A單季凈利潤增速由負轉正,多項指標出現邊際改善,盈利底基本確認,關注交運、汽車和國防軍工等績優行業基本面改善帶來的投資機會。其次,關注“雙十一”消費主題投資機會。“雙十一”購物節銷售數據回暖,有望催化年底消費旺季來臨,可適當關注消費品、電商、物流等板塊。另外,繼續關注科技成長板塊長期投資機會。本次再融資新規明確指出,符合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方向的新興科技行業不適用本次監管安排,有利于引導資金流向科技成長板塊,促進新興產業發展。記者 黃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