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價格降幅擴大 10月份CPI同比下降0.2%
本報訊(記者 劉揚) 11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10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數據顯示,10月CPI同比下降0.2%,時隔兩月后再度轉負,環比季節性下降0.1%。
其中,食品價格下降4.0%,降幅比9月擴大0.8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75個百分點。食品中,豬肉價格下降30.1%,降幅擴大8.1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55個百分點;雞蛋、牛羊肉、鮮菜和食用油價格也下降較多,降幅在3.5%-6.4%之間。非食品價格上漲0.7%,漲幅與9月相同,影響CPI上漲約0.57個百分點。非食品中,工業消費品價格下降0.1%,降幅收窄0.2個百分點,其中,汽油價格由9月下降1.2%轉為上漲1.8%;服務價格上漲1.2%,漲幅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旅游和飛機票價格分別上漲11.0%和5.1%,漲幅均有回落。
10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環比持平,同比上漲0.6%,較9月放緩0.2個百分點。
“從原因看,同比回落一方面由于2022年同期環比略漲抬升了基數,另一方面,旅行和部分耐用消費品價格回落形成了一定拖累。”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應習文分析認為,“10月CPI走勢是繼9月之后的第二個月走弱。從原因看,一方面,食品價格對物價的拖累影響較為明顯,這與近年來中國持續加強糧食安全和食品供應保障,以及豬肉產能去化偏慢導致的價格持續低迷有關。另一方面,耐用消費品價格整體偏弱,主要是近年來中國汽車、消費電子產品產業鏈效率不斷提升,但在外需回落的情況下,國內市場出現了一定供過于求的現象。盡管2023年以來服務需求整體在復蘇,但也易受到節日等季節性因素影響而出現波動。”
同日公布的10月PPI環比由9月上漲0.4%轉為持平,同比下降2.6%。數據顯示,10月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下降3.0%,導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2.35個百分點。其中,采掘工業價格下降6.2%,原材料工業價格下降2.3%,加工工業價格下降3.0%,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9%,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24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下降1.2%,衣著和一般日用品價格均上漲0.4%,耐用消費品價格下降2.0%。
“10月PPI同比增速較9月小幅下降,結束了此前三個月的持續上行,我們認為有三個因素的影響,后續PPI同比增速仍有望維持上行趨勢:一是低基數效應對PPI的影響仍在;二是一萬億元特別國債落地有望拉動基建投資,帶動工業品需求;三是生產端已經出現補庫存跡象,工業品價格有望得到市場需求支撐。”中銀國際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張曉嬌表示。
東吳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宏觀首席分析師陶川則表示,年內食品與原油價格疲軟大概率對CPI同比造成下行壓力,核心通脹在出行退坡后需找到新的支撐點。四季度政策加碼鞏固內需復蘇帶動價格回升仍有必要,目前增發國債已經落地,貨幣寬松預期增強,需關注積極財政效力釋放對價格的支撐。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