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內五個項目“一查即撤”,三問海通證券
在執行保薦項目過程中,保薦機構在“三道防線”上把關不嚴正成為監管層關注的重點。其中就包括在保薦項目執行階段,是否充分盡職調查、是否對主要股東進行關聯方核查、是否對主要股東的異常入股行為進行核查等。
但《大眾證券報》記者僅隨機統計今年由海通證券(600837)保薦,后被撤回申請的10余個IPO項目,就發現這家頭部投行竟在相關保薦項目的執業過程中頻頻在上述問題上栽跟頭。
海通證券的投行業務不可謂不強。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成為注冊制改革的第一塊“試驗田”。據Wind數據,從那時至今,海通證券已累計保薦221家企業IPO,單從數量上看,穩坐投行業務第三的位置。但同時,海通證券的撤回率也是前三名中唯一逼近20%這一水平的,僅去年12月份至今,公司就有5個保薦項目“一查即撤”。較高撤否率的背后,是否隱藏“貓膩”?
苦等1年零7個月后,
沃得農機為何敗在現場檢查?
創業板此前在審融資規模最大的IPO項目——沃得農機,突然被保薦機構海通證券撤單,此事引發市場熱議。眼看離上市僅差“臨門一腳”,為何等來的卻是終止注冊的消息?答案或許要從9個月前,證監會向沃得農機提出的13個問詢問題中尋找。
沃得農機的上市之路不算平坦。2020年12月底,沃得農機的IPO申請就被深交所受理。可直至2022年1月,公司的申請才在上市委會議上獲審通過。緊接著到來的2月,迫不及待的沃得農機便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注冊稿。
這一等又是1年零7個月,但等來的卻是保薦機構海通證券的一紙撤回申請。而就在2023年1月,證監會才對沃得農機進行過現場檢查。
這一查,給沃得農機招來了13個至今無法回答的問題。證監會發現,公司的部分經銷商回款來自關聯方和員工,同時還“隱匿”了與關聯方重疊的供應商數量,并且相關關聯方丹陽曲阿的資金流水竟存在篡改情況……種種問題直指沃得農機疑似存在違規申請補貼、虛增收入或虛構交易等情形。
九個月時間過去,沃得農機支支吾吾難以作答,而保薦人海通證券干脆在9月28日一撤了之。
撤回所保薦IPO項目的申請,對于海通證券來說似乎已經是“家常便飯”。據Wind統計,今年來,海通證券保薦了92個IPO項目,在所有券商中排名第三,但其撤回率卻是前三中最高的。截至記者發稿,海通證券已經主動撤回16個IPO項目,撤回率約為17.39%,超過中信建投13.08%和中信證券12.5%的撤回率。這其中,更存在不少“一查即撤”的情況。
一查就撤單,
海通證券的投行保代在擔心什么?
被海通證券保薦的企業中,浙江羊絨世家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羊絨世家”)的IPO之旅是最快按下“終止鍵”的,僅30余天便草草收場。
2023年1月6日,主營羊絨、羊毛服裝業務的羊絨世家向深交所遞交了IPO申報稿。但公司萬萬沒想到,遞交申報稿當日,就被監管機構抽中了現場檢查。一個月之后,便傳來了羊絨世家撤回IPO申請的消息。
此前,監管部門就多次強調,絕不允許被抽中現場檢查的企業“一撤了之”,但在同一批被抽中現場檢查的公司中,羊絨世家卻是唯一一家被火速撤回IPO申請的,“頂風作案”背后,海通證券出于何種考慮?又在擔心什么?
“‘一查即撤’背后,或許是‘帶病闖關’的企業僥幸心理作祟?!庇袠I內人士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背后也反映出部分保薦機構在執業時可能存在‘瑕疵’?!?/p>
海通證券保薦的另外幾單“一查即撤”的IPO項目,也被疑團籠罩。
今年6月,上交所網站披露,在其對河南惠強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強新材”)、明峰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3個項目分別發出《保薦業務現場督導通知書》后,海通證券均搶在現場督導前,主動撤回了相關項目的申請。
2022年9月份,惠強新材IPO申報并獲得受理,海通證券兩位保薦代表人陳思穎和謝林雷同時在發行保薦書、上市保薦書上簽下了大名。緊接著,惠強新材于2023年3月回復了上交所首輪問詢,但轉頭到來的4月,海通證券突然撤回了這單上市申請。從上交所披露的信息看,這份問詢函中似乎有公司與保薦人都難以回答的問題——在回復中,惠強新材對相關子公司轉讓給實控人的原因避而不談。海通證券作為保薦人,本應對惠強新材作出的解釋說明進行核查及修改,但卻無視了這種選擇性漏答行為。
此外,上交所在對海通證券的執業質量現場督導中還發現,公司質控部門對部分首發項目的現場核查進場時間僅有1天,完全不符合相關要求。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對發行人經營狀況及其面臨風險和問題的相關盡職調查工作不夠充分,項目申報準備工作不夠扎實”。作為專業的保薦機構,海通證券在保薦審查工作中流于形式的表現,遭到了上交所的點名批評。
被保薦企業疑點重重,自身保薦過程中又存在諸多“瑕疵”,這兩大因素是否成為導致海通證券“火速撤回”被抽中現場檢查的保薦項目的根本原因,或許只有其自己清楚。
保薦項目“得過且過”,
“看門人”海通證券盡責了嗎?
再看那些由海通證券保薦,但是沒有被抽到現場檢查的企業,似乎也沒有多幸運。其中就有帶著一身問題扛過了多輪問詢,可結果還是無緣成功上市的企業。
答復了三輪問詢,依然疑點頗多的力品藥業就落得個A股夢碎的下場。據招股書披露,2020年12月,力品藥業為激勵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骨干員工,設立力同投資作為員工持股平臺。當年,公司向力同投資定向發行1237.11萬股股份,發行價格為1.8元/股。有45名員工合計出資2226.8萬元,通過力同投資獲得力品藥業3%的股權。
以上述出資額所占比例計算,力品藥業在此刻的總估值約為7.42億元,遠遠低于2020年8月一次股權轉讓時的23億元的整體估值,前者甚至只有后者的32.26%。這意味著,公司這45名員工彼時幾乎是以三折的價格參與了員工持股。
在45名高管、骨干員工中,有兩個身影尤為惹眼——公司的實控人Ying Ye和其弟葉誠,兩人構成一致行動關系。當時,姐弟二人合計出資約為1161.2萬元,占員工持股計劃的52.15%。一次就拿走了一半以上的三折員工持股,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輸送,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Ying Ye在內,力品藥業的高管中共有4名核心技術人員,還包括總經理Haijian Zhu、副總經理Jianhua Huang以及一位名叫Matthew Herbert Nieder的員工,他們清一色都是美國國籍。
除了懸而未決的利益輸送問題,海通證券的保薦項目還曾出現過企業員工異常變動情況。今年撤回IPO申請的上海蘭寶傳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寶傳感”),因其核心技術團隊中超一半員工已經離職,同時公司產品因質量問題陷入多起訴訟糾紛而墜入輿論漩渦。
沖擊科創板上市前,蘭寶傳感已經兩度謀求登陸A股未果,第一次是在2012年,但很快便撤回了申請。巧合的是,同年,公司實控人、董事長兼總經理許永童曾卷入一起受賄案。當時,許永童分兩次向原證監會稽查局局長、行政處罰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歐陽健生行賄價值共計20萬元的購物卡。
海通證券所保薦的企業中,還曾出現供應商突擊入股的情形。今年6月被撤回IPO申請的浙江鵬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孚隆”),在其招股說明書中提到,在公司2021年12月的一次增資中,公司當時的前五大供應商之一,新瀚新材(301076)認繳注冊資本57.01萬元,增資金額1000萬元,對應增資價格17.54元/股。新瀚新材2022年年報顯示,當年公司從鵬孚隆處獲得一定分紅,與其閑置資金理財收益加起來共計1561.53萬元。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新瀚新材共持有鵬孚隆0.98%的股份,但鵬孚隆并未將兩者的交易認定為關聯交易進行披露。
近日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優化融資結構,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但作為頭部投行,海通證券在保薦IPO時是否做到了勤勉盡責,還是揣著“得過且過”的僥幸心理,重“量”不重“質”?對于種種疑問,記者多次致電后又致函海通證券,但并未得到答復。
記者 陳陟 實習記者 黃琴琴
券商保薦IPO數量TOP20

上市券商三季報營收TOP20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