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運形勢向好帶動業績增長 京滬高鐵三季報凈利增近58倍
在暑假、雙節小長假兩大出行高峰的拉動下,鐵路運輸量再度攀升,京滬高鐵(601816)三季報營收凈利實現雙增,實現營收308.82億元,同比增長102.83%;凈利潤89.14億元,同比增長5764.27%。
營收凈利大幅雙增
京滬高鐵投資、建設、運營的京滬高速鐵路既是貫穿我國東部路網的大動脈,又是承接南、北高速鐵路,連接中西部地區客運專線的路網核心,與京哈、太青、徐蘭、滬漢蓉、滬昆等其他高速鐵路相連接,途經北京、天津、濟南、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是國內資產規模最大、運營里程最長的路網運營高鐵公司。
于2022年度陷入上市以來首虧后,京滬高鐵在今年打了個“翻身仗”。繼中報營收增長143.19%、凈利潤增長599.81%后,公司31日披露2023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08.82億元,同比增長102.83%;凈利潤89.14億元,同比增長5764.27%;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16.02億元,同比增長58.98%;凈利潤37.78億元,同比增長220.27%。
對于營收凈利大幅雙增,京滬高鐵在報告中稱,國內客運形勢向好,公司營業收入向好恢復,帶動凈利潤增長。
路網完善 釋放規模效應
在近日交通運輸部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交通運輸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三季度向好勢頭明顯。其中,鐵路、水路、民航三種運輸方式三季度的客運量增幅均超100%。
具體來看,前三季度鐵路客運量完成29.3億人次,同比增長112.4%;公路人員流動量完成420.6億人次,同比增長26.8%;水路客運量完成2億人次,同比增長120.9%;民航客運量完成4.6億人次,同比增長126.7%。
《大眾證券報》記者通過梳理數據發現,今年前三季度鐵路旅客發送量較2019年前三季度的28.07億人次增長4.38%,較2019年全年旅客發送量的36.6億人次已完成80%;今年前三季度鐵路貨運總發送量37.36萬噸,較2019年前三季度的32.02萬噸增長16.68%,較2019年全年鐵路貨運總發送量的43.89萬噸已完成85.12%。
根據國鐵集團公告,2023年10月11日0時起,全國鐵路將實行第四季度列車運行圖。調圖后,全國鐵路安排旅客列車11075列,較此前增加449列;開行貨物列車22224列,較此前增加42列。
國金證券研究員鄭樹明認為,京滬高鐵線路區位優勢顯著,預計四季度有望受益于開行列數增加。
中長期看,公司實行浮動票價機制,未來商務出行的剛性需求與京滬航線機票的漲價將進一步為提價提供支撐,同時子公司京福安徽的線位優勢顯著,路網完善后,規模效應釋放,盈利有望持續改善。
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