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月前曾有消費者建議嚴查生產車間 青島啤酒該如何走出“小便門”陰霾?
“具體聲明看公司微博。相關人員是否為公司員工,需等警方調查結果再通告。”10月23日盤后,《大眾證券報》記者致電青島啤酒(600600)公關部,工作人員給出了如此答復。
10月19日,“青島啤酒三廠被曝有工人在原料倉小便”的視頻在網上熱傳。經過周末的發酵,外界對青島啤酒的產品品控質疑甚囂塵上。或受相關消息影響,10月23日,青島啤酒股價大幅低開,雖然此后收復了一部分“失地”,但較上個交易日依然下跌0.37%,并且還創出了今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成交量,成交金額約為12.06億元。
被曝出“小便門”后,青島啤酒很快就在10月20日晚間,于微博上作出回應:“公司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警,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目前,該批麥芽已經全部封存。”末了,公司不忘表態,將“繼續加大管理力度,確保產品質量,歡迎廣大消費者監督”。

圖一:青島啤酒對“小便門”視頻回應的截圖
但隨后的72小時內,便再沒有來自青島啤酒方面的澄清聲音,而有關部門的調查也暫無定論。
提到青島啤酒,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公司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啤酒生產企業,其自詡“高度重視產品質量”。
但記者注意到,除了前述“小便門”事件外,此前在黑貓消費者服務平臺上,不乏消費者控訴青島啤酒品控不佳。“啤酒瓶里有肉眼可見的異物,看著像是過期、變質,或者是生產車間環境臟亂差導致的。”一消費者今年8月在黑貓投訴上投訴其購買的青島啤酒存在異物,并建議“希望能嚴查該企業生產車間。”
如今,距離這條投訴的時間已過去兩月有余,但青島啤酒方面仍未解決該消費者的困惑,相關投訴仍處于“處理中”的狀態。

圖二:消費者在投訴平臺投訴青島啤酒質量問題的截圖
民以食為天,青島啤酒本次視頻事件是否屬實?公司為何會在食品安全管控上出現重大差錯?公司的安全生產管理是否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大眾證券報》將保持關注。
記者 陳陟 實習記者 李漫鴻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