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有望夯實底部迎來反彈
周二,兩市股指盤中震蕩上揚,三大股指悉數翻紅,A股震蕩攀升,伴隨著兩市成交量能的萎縮,券商股力挺大盤,金融科技、衛星導航概念股活躍。市場依靠大金融及三大運營商帶隊守住紅盤,移動支付及衛星互聯網依舊圍繞華為概念反復震蕩。業內人士表示,近期關于央企增持回購股票的信息對市場可能形成支撐作用。反轉的力量正在不斷累積,股指有望在夯實底部后逆襲。
更多資金涌向央企股
周二,A股三大股指集體高開。早盤兩市窄幅震蕩,券商午前的急漲帶動兩市重返升勢。午后兩市依舊維持窄幅震蕩的走勢,尾盤出現一波急漲,漲幅略有擴大。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32%,報3083.5點;科創50指數漲0.93%,報882.19點;深證成指漲0.15%,報9940.22點;創業板指漲0.26%,報1961.89點。滬深兩市成交總額為7353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8129億元減少776億元。
板塊方面,以券商為龍頭的非銀金融午前急漲,首創證券、國聯證券、中國銀河等漲超3%。銀行股同樣午前走強,瑞豐銀行漲超4%。醫藥生物大幅下挫,美年健康、百花醫藥等跌停。汽車股同樣表現不佳。
消息面來看,近期多家上市央企集中發布增持、回購公告。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游曉剛認為,該消息對市場可能形成支撐作用。技術上,滬指日線沒有太過出色的表現,5分鐘K線反復震蕩筑底,滬指存在較大反彈的可能性。策略上,注意超跌博弈的可能性。
金百臨咨詢分析師秦洪認為,央企股不僅僅每年向市場輸入了巨量的紅利現金,進而成為部分市場參與者新的加倉資金來源,另一方面則是控股股東的大手筆增持以及央企股自身的回購,這些均給A股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成為當前A股較為核心的護盤先鋒,抬升了央企股的估值重心,造就了A股的中特估主線。
指數有望出現逆襲
從日線級別不難看出,股市已經連續8個月基本上處于下跌狀態。部分指數也在近日再創新低,調整時間到達了漫長的171個交易日,持續時間和估值水平這兩者的數據也是刷新了“市場認知”。而近日,多家外資機構發表對中國資產的樂觀看法,高盛、摩根大通、富達國際、德意志銀行等外資機構陸續發布最新觀點,上調中國經濟預測值,看好中國股市表現,認為中國股市目前的估值或已觸底,看好今年四季度的上行交易機會。
中信建投指出,近期市場弱勢延續的同時,部分個股的連板效應卻十分強勢,這種連板的賺錢效應可能擴散至其它板塊。統計來看,背離發生的后兩個月滬指漲幅平均數為2.33%,中位數為2.47%,這種市場弱勢和連板強勢之間的背離對中期而言是偏多的信號。
國泰君安表示,沒有只跌不漲的市場,也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希望就在眼前,堅定看多做多,投資中國,共創未來,并認為底部反彈看金融。繼續看好硬科技中的題材股、電子、汽車、機械等板塊。A股持續調整背景下增量市場托底政策預期升溫,底部布局金融券商。對穩健投資者,高分紅央企、國企仍是為數不多的選擇,關注運營商、公用事業、高速公路等。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認為,反轉的力量正在不斷累積。從經濟層面來看,今年7月以來,宏觀PMI、PPI和商品價格均開始企穩,9月更多經濟指標企穩,利率也開始拐頭上行,股市卻遲遲沒有反應。未來的投資機會可能會在所有這些利空依然存在的情況下,通過產業間的騰挪、通過中國產業鏈在全球產業鏈中的騰挪,出現一種大家沒有經歷過的牛市。記者 黃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