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持續打造創新國際化能力,助力上海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10月16日,2023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開幕活動在張江科學會堂舉行,本屆產業周以“共濟未來,生機盎然”為主題。復星國際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啟宇出席開幕式活動,作為民營企業代表與中外企業家代表共話“申生萬象,機遇無限”的醫藥創新國際化與產業國際化議題。
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知名創新標桿、一流科研院所、頂級投資機構的150余名企業家、投資人、高管齊聚開幕現場,共同聚焦全球產業創新趨勢,合力打造開放通融的產業格局,深入探討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未來。
創新策源馳而不息,從“中國新”到“全球新”
上海是中國現代醫藥產業的發源地,始終在生物醫藥創新驅動的道路上持續飛馳。開幕活動上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海生物醫藥創新能力持續領跑,1-8月,上海共獲批1類創新藥臨床批件133件,其中細胞與基因治療臨床試驗批件20件;8個醫療器械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
今年是上海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產業30周年,是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由小到大,由弱至強的三十年,歷經了中國創新藥“從無到有”,從“全球輸入”到“輸出全球”,從“中國新”到“全球新”的跨越。
隨著近年來國內研發實力增強、國內外監管體系逐步接軌、產品國內支付端壓力增大等因素,持續驅動著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積極出海,國際化將成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從有到好”的重要驅動力。
圍繞如何利用全球化資源,提高國際市場開拓能力,開創產業的全球發展新局面,開幕活動現場與會各方展開了精彩的討論。復星國際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啟宇出席開幕式活動,作為民營企業代表與中外企業家代表共話“申生萬象,機遇無限”的醫藥創新國際化與產業國際化議題。

陳啟宇重點分享了復星旗下復星醫藥作為國內藥企如何進行創新國際化發展的思考和實踐。以復星扎根上海,茁壯成長的事例說明,立足上海充分發揮全球化與生態協同能力,“全球組織+本地經營”所展現的巨大發展空間。
從一家規模小又相對缺乏市場競爭力的上海民營醫藥企業,一路成長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企業,復星醫藥的成功是上海生物醫藥產業三十年成長的極佳縮影,也是上海大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注腳。
陳啟宇表示,上海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城市,有著“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這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和廣闊空間?!皻v任市領導一以貫之地持續推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出臺了很多具有上海特色并領先全國的產業政策,且每隔幾年就有新一輪的引領性政策出臺,為生物醫藥企業,尤其是民營藥企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指引。正是這些城市的要素稟賦和政府不懈地支持,推動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的良性發展?!?/p>
打造創新國際化能力,助力上海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
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無論是從“硬實力”還是“軟環境”來看,上海都是鏈接國際國內生物醫藥兩個大市場的關鍵節點城市,在上海這片機遇與挑戰共存的沃土,復星醫藥得以更好地了解全球市場,尋找最佳發展策略。
從1998年8月成為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第一家民營企業,到2012年在港股上市,實現“A+H”兩地上市,復星醫藥成為具備在資本和產業“兩條腿”都對接國際的企業。陳啟宇表示,“今天復星醫藥在創新性、全球化、國際標準、創新管線豐富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除了企業自身努力外,都與上海領先的政策環境和城市環境密不可分?!?/p>
在創新研發方面,復星醫藥采取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深度孵化等開放式創新模式,不斷豐富創新產品管線。
開放的創新生態和深厚的產業積累也使得復星醫藥更敏銳得把握住了商業機遇,兩次與諾貝爾獎結緣。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為致力于mRNA技術的兩位科學家,2020年德國百歐恩泰(BioNTech)據此研發出mRNA新冠疫苗。復星在2020年初與BioNTech達成疫苗研發合作,2021年初起復必泰mRNA新冠疫苗陸續在我國港澳臺地區上市。截至2023年5月底,復必泰疫苗已在中國港澳臺地區累計接種超過4000萬劑。

2023年6月,復星旗下桂林南藥研發的第二代注射用青蒿琥酯Argesun?通過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證(WHO-PQ),并于近日在肯尼亞正式上市。這是在我國著名科學家、2015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研發青蒿素的基礎上研發而成的。目前注射用青蒿琥酯已成為國際上治療重癥瘧疾最有效的藥物。截至2022年末,第一代注射用青蒿琥酯Artesun?已救治了全球超過5600萬重癥瘧疾患者。


目前,復星醫藥在美國布局了全球研發中心、美國商業化運營團隊,在印度收購了當地最大的注射劑企業,在歐洲收購了醫療器械公司,在歐美投資了一批創新企業和VC基金,足跡遍布北美、歐洲、非洲、印度等國家和地區?,F已形成全球雙向許可的能力,不僅引進了CAR-T細胞治療、mRNA新冠疫苗等創新產品,同時也已向Organon、Eurofarma、Abbott等多家海外公司授出多款自主研發的單抗產品許可。
2023年10月,服務中國患者十數年之后,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正式開啟了國產化之路。2017年,復星醫藥與全球醫療手術機器人領軍企業美國直觀醫療,創立直觀復星,致力于構建本土化手術機器人生態系統。國產達芬奇Xi手術系統的面世有助于將優質手術醫療器械資源向更多醫院普及,本地化產線投產也將積極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共同發展及創新,滿足中國市場需求。

植根中國,布局全球,為推動更多優質產品出海,復星醫藥堅持國際化的質量標準。2023年10月11日,復星醫藥旗下生物醫藥單抗平臺復宏漢霖宣布,抗PD-1單抗H藥漢斯狀?(斯魯利單抗)生產線首次通過海外監管機構的現場GMP檢查,也是繼獲中國和歐盟GMP認證后復宏漢霖生產質量體系符合國際高質量標準的又一力證,為包括H藥在內的更多產品揚帆出海奠定堅實基礎。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