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再融資債券發行已超3000億元 地方政府化債方案加速實施中
本報訊(記者 劉揚)繼內蒙古在10月9日發行再融資一般債后,10月10日,天津市亦發行再融資一般債。
根據財政部在《2018年4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和債務余額情況》中的定義:再融資債券是發行募集資金用于償還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債券本金的債券。再融資債券即為“借新還舊”債券,是為償還到期的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本金而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不能直接用于項目建設。2020年12月以來,部分再融資債券用途只是模糊表述為“用于償還存量債務”。這類再融資債券也被市場稱為特殊再融資債券,實際用途一般用于置換隱性債務。
根據此前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的2023年第十一批天津市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信息顯示,天津市擬于10月10日公開發行5.3338億元一般債券、90.8億元專項債券和210億元再融資一般債券,再融資債券將用于償還存量債務。內蒙古則于10月9日公開發行總額663.2億元的再融資一般債券,用于償還存量債務。
除了內蒙古、天津外,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公布的信息,遼寧、重慶、云南、廣西接連披露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計劃。具體來看,遼寧省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金額合計870.42億元,10月12日招標;重慶市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金額合計421.9億元,10月16日招標;云南省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金額合計533億元,10月16日招標;廣西壯族自治區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金額合計498億元,10月16日招標。付息方式及還本方式方面,各地均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方式按半年或一年付息。
根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各地方政府合計發行再融資債券72只,融資5677.94億元。其中,2月至9月份為陸續少量發行,8個月合計募資2455.67億元,發行39只;而10月份為多個省份集中發行,長假后才數個交易日,就已經有33只再融資債券正在募集中,計劃發行規模3222.27億元,占今年以來56.75%。從各地方政府發行來看,今年以來,遼寧和內蒙古兩個地區發行的再融資債券規模最大,均超過千億元。尤其是遼寧省遙遙領先超過1600億元,此外云南和四川今年以來發行再融資債券均超過500億元。而福建、青海、山西等6個地區較小,都不足100億元。
“特殊再融資債開始發行,是‘一攬子化債方案’的明確落地。在主要政策全面落地過程中,城投債市場情緒仍會維持不錯的狀態。在政策明確轉向前,信用風險可控的大前提沒有發生變化。策略上,短久期下沉策略仍然有效,有明確政策支撐落地的地區,安全邊際更高。”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孫彬彬分析認為。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