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資金昨凈流出逾80億元 大盤短期或繼續震蕩筑底
周一,滬深A股縮量調整,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兩市量能維持在7100多億元水平,北向資金在上周五大買之后,25日凈流出超80億元。券商、房地產、ST板塊等跌幅居前,而減肥藥、新冠特效藥、創新藥等醫藥細分板塊紛紛上漲。業內分析認為,目前各大指數均處于底部構筑形態,長假臨近,大盤短期或仍以震蕩為主。
減肥藥、華為概念攜手走強
25日,醫藥板塊成為A股表現最為活躍的板塊,減肥藥、新冠特效藥、創新藥等細分板塊紛紛上漲。人氣股常山藥業再度20cm漲停,博瑞醫藥觸板,德展健康4天3板。豐原藥業、百花醫藥漲停,眾生藥業一度觸板。CRO概念連續底部堆量,凱萊英、睿智醫藥、康龍化成漲幅居前。
華為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25日下午舉行,產業鏈相關個股出現脈沖行情。全球首款星閃產品問世后,星閃概念閃耀全場,榮聯科技、卓翼科技漲停,菲菱科思漲超11%,創耀科技、高鴻股份明顯異動。但軟通動力、拓維信息、華力創通、潤和軟件、常山北明等其他分支概念股尾盤則出現較為明顯的兌現行情。光刻工廠、BC電池、光刻機、汽車配件、工業4.0等概念板塊25日均有所表現。
券商、房地產、ST板塊等跌幅居前。華創云信、財富趨勢、太平洋、首創證券、指南針均跌超5%。地產及新型城鎮化方向普遍下挫,金科股份、天房發展、中南建設、云南城投等均跌近5%。ST板塊風光不再,*ST洲際、*ST天沃等逾20只ST股跌停。此外,保險、社會服務、軍工、電信等多數行業25日下跌調整。
總體看,25日A股跌多漲少,近3500只下跌,1600多只上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54%,報3115.61點,深證成指跌0.57%,創業板指跌0.4%。A股全天成交7100多億元,下午盤縮量較為明顯。Wind數據顯示,25日北向資金盤中大幅單邊流出,全日凈賣出80.3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42.43億元,深股通凈賣出37.96億元;上一交易日凈買入約為75億元。
震蕩行情或延續
“周一市場并未延續上周五強勢格局,反而再度呈現弱勢整理。分時看,資金承接度不夠,但恐慌拋壓也不大,再次進入弱平衡中。日線級別上回踩5日均線后獲得支撐,60分鐘下方也面臨多條均線支撐,短期注意這個位置的夯實情況。”源達投資顧問王玉倩25日盤后分析道,“創業板指也是同樣的格局,上有壓力下有支撐下預計還會有震蕩的預期。上證50指數短期也處于箱體整理,若無量能的配合,預計還會有反復的可能。整體看,各大指數均處于底部構筑形態。”
操作策略上,王玉倩認為,25日指數運行比較低迷,但市場賺錢效應依舊存在。具體看還是受到事件驅動下的資金反饋,后續能否進一步持續有待觀察。同時,板塊輪動特征依舊明顯,缺乏持續性主線又臨近假期下,本周大概率震蕩為主。操作上建議注意好節奏,避高就低,切忌情緒化操作。
愛建證券認為,隨著政策效果的顯現,經濟數據的逐步好轉,有理由相信2023年四季度將是走出底部的過程,雖然速度不會太快,但是已經提供了好的交易空間,市場情緒的修復和估值的修復都值得期待。四季度流動性依然維持充裕,經濟數據好轉預期強,同時也是會議和政策密集期,事件驅動力也大幅增強。因此對四季度市場持樂觀態度,雖然空間上不會很大,但震蕩上行將是主節奏。
從機會上看,愛建證券認為,四季度依然以交易機會為主,戰略配置為輔。交易機會仍以數字經濟相關的TMT板塊為重點,同時與政策驅動力相關的消費類板塊。戰略配置則以賽道類資產為主的電子半導體、智能制造、國防軍工、新能源等安全產業鏈。具體重點關注信息、半導體、智能制造、文化傳媒、食品飲料、休閑服務等板塊。
記者 陳慧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