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二望一,五糧液還要熬多久?
重返巔峰,是五糧液(000858)近10年來的夙愿。但隨著2023年上半年,A股白酒上市公司財報收官,五糧液離這一愿望又遠了一些。報告期內,其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落后貴州茅臺(600519)254億元、189億元,差額較上年同期有所擴大。
雖然仍作為A股白酒上市公司兩大頭部之一,但五糧液近年來的營利數據與貴州茅臺的差距正在不斷被拉大。這背后,是公司的營利增速不斷放緩的尷尬。
當“千年第二”已是一種難以名狀的不甘,對于曾經做過第一的五糧液來說,這種不甘里又平添了幾分苦澀。
十年追趕,卻離第一越來越遠
上半年,貴州茅臺和五糧液依舊占據了A股白酒上市公司營收的“半壁江山”,兩者營收合計達到1164億元。其中,貴州茅臺以709億元的營收、359億元的歸母凈利潤繼續領跑,兩項數據的同比增幅均在20%左右。
“二哥”五糧液則相形見絀:公司實現營收455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70億元,同比增幅均未到13%,在5家頭部白酒企業中排名倒數第一。
五糧液的業績增速放緩已有不少時日。2018年至2022年,公司的年度營收增速由32.61%下滑至11.72%,年度歸母凈利潤增速也從38.36%下滑至14.17%,逐步走低。反觀同期的貴州茅臺,營業收入與歸母凈利潤的同比增速數據正在從2020年的低谷中一步步恢復,目前均已超過2019年時的水平。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直以追趕貴州茅臺為目標的五糧液,差距逐漸被拉大。如果時間退回十年前,五糧液和貴州茅臺或許都不會料到,兩個曾是旗鼓相當的對手竟會經歷今日這般景象。
轉機出現在2013年。這一年,五糧液的營收與歸母凈利潤雙雙被貴州茅臺超越。從那以后,貴州茅臺第一的座次再未旁落。
截至2022年年底,五糧液與貴州茅臺的營收差距已經從十年前的63億元擴大到535億元,歸母凈利潤差距則從71億元擴大到361億元。今年上半年,五糧液營收相比貴州茅臺少了254億元,歸母凈利潤落后了18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差額繼續擴大。
十年蹉跎,五糧液落后的又何止是營利增速。其業績增長的背后或存在“以價換量”。
據五糧液披露,公司2023年前6個月的“五糧液”產品銷售收入約為351.79億元,同比增長約為10%,銷量同比增加15.82%至2.16萬噸。經換算,其單噸均價約為163萬元,同比下降了近5%。另外,“其他酒”產品的價格同比降幅更大一些。相關產品營收、銷售量分別同比增長2.7%、33.7%,換算成單噸均價,較上年同期下降23.2%至9.4萬元。
營利落后,但銷售費用遠高于茅臺
雖然憾失經營業績上的第一名,但五糧液卻在銷售費用上遙遙領先。Wind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營收排名前五的白酒企業平均銷售費用約為23億元。然而,五糧液的銷售費用高達43億元,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舍得酒業(600702)上半年的總營收。
對比老對手貴州茅臺,五糧液似乎一記重拳打在了棉花上。
貴州茅臺的銷售費用顯得很“克制”,2023年上半年花出去約為17.86億元,還不到五糧液的二分之一,但換來了約1.6倍于五糧液的營收數據。
除了豪擲千金用于銷售,五糧液也嘗試過跨界。貴州茅臺聯手瑞幸推出醬香拿鐵之前,五糧液在2023年5月就和咖啡品牌“永璞”有過跨界合作,共同打造“五兩一咖酒館”,并推出兩款聯名酒咖。
同樣在今年上半年,五糧液還推出過文創雪糕,雪糕造型還原五糧液核心產品52度普五500ml的經典瓶裝外觀。
“目前中國白酒企業都面臨消費群體老化的困境,未來如何讓新生代消費白酒是整個行業的痛點和堵點。”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品牌年輕化是所有白酒企業都要解決的課題與難題,“聯名的真正意義在于提前布局年輕人群體,讓新生代提前體驗品牌,感受品牌,接受品牌。”
年輕人能買五糧液的賬?
五糧液似乎并不如貴州茅臺受年輕人“待見”。
年輕人是互聯網消費的主體。但從線上收入來看,五糧液與貴州茅臺的差距不小。
2022年5月,貴州茅臺上線數字營銷平臺“i茅臺”,半年時間就貢獻了酒類產品118.83億元的線上收入,五糧液酒類產品2022年實現線上收入42.49億元。到了今年上半年,五糧液酒類產品的線上銷售收入約為25.09億元,而“i茅臺”酒類不含稅收入已超過93億元。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對于大多數酒企而言,跨界其實并不能為公司主營業務帶來多少影響”,他認為,不少酒企只是為了吸引年輕人的目光,并無法達到茅臺跨界所產生的營銷效果,“歸根到底還是品牌影響力的問題”。
酒業分析師肖竹青則認為,為了迎合年輕人,中國白酒企業都非常重視事件營銷和線上推廣,“但茅臺卻獨占稀缺性和大價差”,再加上面子消費,茅臺已經成為一種身份認同和自我價值實現的符號,“這樣的屬性令茅臺做跨界,相較其他品牌,更容易吸引眼球。”
總市值只剩“大哥”三分之一
近年來,白酒企業的銷售正面臨嚴峻的考驗:渠道庫存高企、動銷緩慢、價格倒掛等問題層出不窮。對于上述情況,五糧液又有怎樣的表現呢?
五糧液在2023年半年報中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的合同負債約為36.49億元,同比大增。
合同負債的變化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經銷商對一家酒企未來銷量的心理預期。這是因為,白酒企業一般是先款后貨,合同負債則代表著經銷商的打款意愿,可起到業績“蓄水池”的作用。
另一方面,五糧液的價格倒掛問題尚未解決。官方建議零售價1499元/瓶的五糧液第八代普五52度500ml,在天貓、京東平臺的售價單瓶在1100元以內,而拼多多平臺上甚至到過850元/瓶附近。在經銷商處,這款產品的批發價則在900多元/瓶。這款五糧液的王牌產品的價格倒掛現象比較普遍。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白酒企業庫存高企問題短時間內或難以消化,中秋國慶雙節出貨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諸多問題交織下,二級市場的參與者選擇持幣觀望。
據東財數據,2023年年初至6月底,五糧液的持倉券商數量從71家減少至14家。另據Wind數據,近一個月來,五糧液遭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出3511萬股、凈賣出超57億元。今年以來,五糧液股價(前復權)累計下跌9.56%,跑輸板塊同期漲跌幅;而貴州茅臺股價(前復權)今年以來區間漲幅為4.77%。
截至9月15日收盤,貴州茅臺總市值約為2.24萬億元,五糧液不到其三分之一。
坐二望一,五糧液的路似乎還很長。
記者 陳陟 實習記者 黃琴琴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