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G概念股表現強勢 設施到應用全產業鏈存投資機會
本報訊(記者 劉揚)受到華為率先完成5G-A全部功能測試用例的影響,9月14日,5.5G概念股表現搶眼,截至收盤,阿萊德、武漢凡谷、世嘉科技、通宇通訊、東方通信、華脈科技等多股漲停,創遠信科盤中一度暴漲超過20%。
從消息面來看,日前,華為5G推進組宣布,于9月11日率先完成5G-A全部功能測試用例。據華為介紹,本次測試涵蓋了上下行超寬帶和寬帶實時交互5G-A關鍵技術。測試中,華為完成5CC載波聚合的超大帶寬測試,并率先驗證下行多載波調度方案,首次在SingleDCI、SSB-Less等關鍵技術中完成多載波測試。下行萬兆的極致體驗可以有效支撐面向未來的裸眼3D、XR等沉浸式業務體驗需求。下一步,華為將繼續全力支持IMT-2020(5G)推進組的5G-A性能測試計劃。
據悉,5G-A,又稱5.5G,全稱是5G-Advanced,為進階版5G。目前,移動通信技術從5G到6G的迭代還需要一定時間,在過渡期內,5G-A被寄予厚望。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5G基站數達到273.3萬個,占全球60%;我國5G移動電話用戶達6.34億戶,占全球60%;5G行業應用持續向縱深發展。商用四年以來,我國5G發展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5G終端和網絡的性能仍有提升空間,無法完全滿足元宇宙、車聯網、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提出的高要求,標志性現象級的5G應用仍待發掘。
“作為5G演進技術,5.5G本質上仍然屬于5G通信技術,但其在速度和頻段支持方面有了更高水平的提升。5.5G需要充分利用Sub100GHz頻譜提供資源保障,從而實現全頻段上下行解耦,全頻段按需靈活聚合。智能超表面技術可以通過有源或無源的方式控制電磁波的傳播,例如改變反射信號的相位、幅度、頻率甚至極化等,實現高效高增益平面聚焦、大角度快速波束掃描/切換、靈活波束形成等高增益、高動態的輻射性能。多天線技術通過更多的天線或MIMO層數、更高的調制階數,以及更靈活的載波分配和聚合等實現更大規模通道,提供更大網絡容量、更優用戶體驗,保障萬兆體驗連續覆蓋。”招商證券通信行業聯席首席分析師梁程加分析認為,從5G向5G-Advanced的演進有望提振并穩定運營商對5G網絡建設的投入。
從產業層面來看,2023年6月27日,工信部發布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率先在全球將6425-7125MHz全部或部分頻段劃分用于IMT(國際移動通信,含5G/6G)系統。此次以法規形式確定其規則地位,有利于穩定5G、6G產業預期,推動5G、6G頻譜資源全球或區域劃分一致,為5G、6G發展提供所必需的中頻段頻率資源,促進移動通信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隨著5.5G的建設啟動,國內5G基礎設施環節有望迎來繼4G向5G演進之后又一波量價齊升的增長,超越全球市場的增速。由此將帶來從5.5G設施到應用的全產業鏈投資機會。基站通訊頻段向5.5G演進,對基站射頻的性能和數量都產生了新的需求,天線、濾波器、PCB等環節有望受益。”中航證券分析師劉牧野表示道。
互動易平臺上,部分公司披露相關信息。其中,信科移動表示5.5G作為5G的演進增強,將進一步延續發展5G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特點。公司已進行相關布局,目前正在研發下一代大規模天線、算力基站與高精度定位融合等產品,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陸續發布。燦勤科技表示,公司陶瓷介質濾波器產品能夠廣泛適用sub-6GHz頻段內的各應用場景,包括4G、5G、5.5G等FDD架構通信網絡。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