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干散貨需求回暖 海通發展股價13日漲停
周三,受到消息面刺激,海通發展(603162)早盤高開6.11%,開盤后不久便在買盤推動下快速漲停。截至收盤,該股上漲10.01%,報收18.90元/股,成交2.75億元,換手24.02%。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消息一出,福建相關上市公司股價明顯異動。
資料顯示,作為福建當地交運企業,海通發展主要從事國內沿海以及國際遠洋的干散貨運輸業務。經過多年的積累,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民營干散貨航運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拓展全球干散貨海上運輸業務。公司組建了以5.1萬載重噸和5.7萬載重噸超靈便型干散貨船舶為主的船隊,能夠適運煤炭、礦石等各類干散貨物。截至2022年末,公司船隊共包含自有船舶21艘、光租船舶2艘,自有船舶運力及光租船舶運力合計超過120萬載重噸。公司的運力規模在國內從事干散貨運輸的企業中排名前列。
2023年上半年,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地緣政治影響,干散貨市場整體表現較去年有所下滑,各船型市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跌幅。海通發展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7.4億元,同比下降20.4%;凈利潤1.3億元,同比下降54.3%。
西南證券分析師胡光懌認為,隨著經濟逐步回暖,全球各地區對干散貨的需求預計將逐漸增加。而干散貨運輸市場運力供給逐步放緩,在手訂單也處于歷年低位,供需錯配下,市場景氣度上行,運價有望回升。
截至今年上半年,海通發展新購超靈便型干散貨船8艘,已交接船舶6艘,待全部船舶交接完成,自有船舶運力及光租船舶運力合計超過169萬載重噸(不含期租運力)。公司船隊平均船齡較短、船舶運營狀況較好,相比同行業公司具備一定的運營成本優勢。海通發展目前投入營運的船舶主要為51000載重噸和57000載重噸的超靈便型干散貨船舶,自有新造船舶均由國內一級一類船廠建造,船齡較短且船型統一,在船舶物料配件購買、船隊水上貨物運輸管理等方面均有較大共通性,維修養護成本相對較低,有效降低了內部管理成本。預計公司2023年至2025年凈利潤分別為3.4億元、6.8億元、10億元,給予“買入”投資評級。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