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午后放量上漲0.88% A股結構性強勢行情可期
周二,兩市股指早盤震蕩回落,午后探底回升;兩市成交額重返8000億元上方。盤面上看,數據要素概念火爆,算力、信創、云計算概念等活躍,保險、券商、銀行板塊集體拉升。
業內人士認為,市場連續下跌后,成交量放大,說明抄底資金已經開始逐步涌入,探明短線支撐,或現結構性強勢行情。短期持續關注數字經濟和券商的輪動,中期關注順周期和“中特估”主題投資。
數據要素概念股掀漲停潮
22日,A股三大指數探底回升。截至收盤,滬指漲0.88%,報3120.33點,深成指漲0.53%,報10374.73點,創業板指微漲0.09%,報2086.94點,科創50指數漲約1%。兩市成交額大幅放大,達到8184億元。行業板塊漲跌互現,數據要素概念股掀漲停潮,美容護理、醫藥商業、家用輕工、環保行業跌幅居前。個股方面,AI概念股繼續活躍,其中,數據要素概念股大爆發,上海鋼聯、卓創資訊、浙數文化、久遠銀海等十余股漲停;算力概念股震蕩走強,鴻博股份漲停創歷史新高,成為AI板塊首只10倍牛股。券商股午后拉升,信達證券、首創證券均一度漲停。
消息面來看,當地時間21日,美國商務部下屬工業和安全局(BIS)宣布將33個實體從“未經驗證清單”剔除,其中27個實體位于中國。數據資產入表正式落地,將開啟數據要素產業化大時代。三部門發文,汽車、家電、家居等要合理增加消費信貸支持。
東吳計算機研究團隊表示,數據入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件,非常具有時代意義,數據對企業來說從成本變成資產。這是后續數據要素政策大潮的前浪,預期還有數據要素的確權、定價、流通和治理等頂層設計,會成為一個接著一個的事件驅動。9月份會確立數據要素的投資主線。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游曉剛表示,三大股指表現超跌反彈,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出現全面上漲,券商的反彈是指數反彈的重要力量。技術上,滬指微放量反彈,預期近期可能轉變市場風格。整體上看,市場呈現為多頭主導的震蕩格局。策略上,逢低博弈。熱點上,持續關注數字經濟和券商的輪動。市場人士許江龍表示,市場連續下跌后,成交量放大,說明抄底資金已經開始逐步涌入,探明短線支撐,或現結構性強勢行情。
國泰君安表示,除了繼續耐心等待外,需要注意中期業績爆雷的現象會影響到某些個股的表現。主題方面,關注這四個方向:一是數據要素:頂層設計有望加速推進,數據交易和數據資產重估有望清晰化;二是國產裝備:自主化預期提升,周期性業績改善的風電、油輪、電網;三是智能汽車:智能化技術加速迭代,新車型催化下的奇瑞、特斯拉供應鏈;四是先進材料:商業化進程有望加速的磷酸錳鐵鋰。
金融板塊集體拉升
周二午后,金融板塊集體拉升,券商板塊表現活躍。保險板塊方面,中國人壽漲超3%。銀行板塊方面,蘭州銀行、無錫銀行、光大銀行漲約2%。
消息面上,近日,證監會闡述了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涉及投資、融資、交易三端。其中,證監會明確提出優化證券公司風控指標體系,適當放寬對證券公司的資本約束,提升資本使用效率。
東興證券表示,在當前時點看,2023年資本市場大發展趨勢已現,以注冊制為代表的資本市場改革提速有望成為行業價值回歸的直接催化劑,政策松綁、監管讓利以及業務創新亦將為盈利增長開啟想象空間,行業中長期發展前景繼續向好。華西證券指出,當前券商PB估值為1.4倍,位于10年以來的29%分位點附近,仍處于較低位,具備較大的修復空間。
中信證券產品支持中心產業策略師籍征表示,市場波動主因政策落地速度和力度與投資者預期差較大所致。隨著負面消息不斷被市場消化和辟謠,投資者情緒將得到平復。更多地產政策預計四季度出臺,短期宏觀數據偏弱不改經濟修復趨勢。交易端改革方案率先落地后,投資端和融資端改革方案值得期待。配置上,投資者可淡化短期節奏波動,以中線視角布局,關注地產產業鏈、數字經濟、消費電子、半導體、汽車、智能駕駛,以及受益價格回暖和PPI底部反彈的傳統能源等板塊。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認為,政策不斷出現樂觀信號,但股市反應較弱,是每一次股市底的正常現象。調整略超預期,大概率是戰略性底部。配置風格偏向順周期,“中特估”主題。下半年超配金融類,三季度后期可能會進一步提高上游周期的配置重要性。重點關注“中特估”,板塊前期的調整主要是交易擁擠后的調整,從戰略上,有長期邏輯的依然會有機會,相對低位的可以持續關注。如果經濟持續弱,“中特估”中建筑公用事業會偏強,而如果經濟預期逐漸企穩,金融和周期會更強。
記者 黃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