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公司涌現回購潮 有助推動資本市場活躍化
本周科創板公司涌現回購潮。根據Wind統計,8月15日,苑東生物發布回購股份公告;8月16日,晶科能源發布股份回購方案;8月17日,科創板擬回購公司增加至5家,分別為理工導航、奧泰生物、科思科技、晶華微、麥瀾德;8月18日,33家科創板公司發布股東提議回購公告。
33家科創板同日發布回購計劃
8月18日,大全能源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徐廣福發出一份倡議書:提議公司以2億元至4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50元/股(含);回購的股份將在未來合適時機全部用于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石頭科技同日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昌敬提議用公司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回購金額5117.78萬元—1.02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435元/股。
同日,納芯微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升楊提議公司以超募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進行股份回購,并在未來適宜時機全部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2億元,不超過4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160元/股(含)。
此外,還有天宜上佳、希荻微、南亞新材、中控技術、久日新材、炬光科技、神工股份、南模生物、創耀科技、開普云、昊海生科、諾唯贊、思林杰、必易微、美迪凱、凱賽生物、均普智能、華熙生物、華盛鋰電、恒玄科技、威高骨科、萊特光電、復潔環保、嘉和美康、井松智能、新銳股份、炬芯科技、派能科技、安集科技、理工導航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或董事長發出回購提議函。
回購有利穩定投資者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提議回購的科創板公司集中在電子、生物醫藥、半導體等行業。
對于回購的目的,不少上市公司均表示是為了穩定投資者信心、為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做好準備等。
比如,納芯微就在公告中提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升楊為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公司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公司員工的凝聚力,同時為了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信心,促進公司長期健康發展,進一步建立公司、股東、核心骨干員工之間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長效機制,“提議公司以超募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進行股份回購,在未來適宜時機全部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
石頭科技亦表示,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為建立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公司員工的積極性,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員工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促進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昌敬先生提議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股份。
從回購金額來看,出手最闊綽的是大全能源與納芯微,兩家均提議以2億元-4億元來回購公司股份;另外還有7家公司的預計回購金額上限超過1億元。
回購潮有助夯實“市場底”
今年以來,科創50指數整體呈震蕩下跌趨勢,數據顯示,8月18日收盤,科創50指數報904.25點,本周科創50指數在周四創出896.44點階段新低。
“上市公司回購增持熱潮有利于向市場傳遞積極向好的情緒,彰顯市場對于經濟復蘇的信心。”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分析認為,“股票回購預示上市公司從二級市場購買更多的股票來自行持有。對公司前景的良好預期目前已成為公司回購增持的原因之一,并起到不斷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的作用,增強投資者信心,推動資本市場的活躍化。此外,大規模的回購作為一種市值管理行為,通過向二級市場釋放積極信號而起到了一定穩定股價、防止公司股價過低而偏離公司實際價值的作用。積極而良性的市值管理行為不僅有助于修復、提升公司自身形象,也有利于保護既有投資者的利益,改善投資者情緒。”
此外,劉晨明指出,在監管和投資者的共同關注與努力下,近期的回購熱潮將作為經濟復蘇、市場預期提升的積極信號,推動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更上一層樓。
而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亦認為,上市公司積極開展回購,表明了上市公司管理層認為股價被低估,傳遞出對公司內在價值的認可和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上市公司積極回購也體現了當前企業盈利修復與改善預期,對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具有積極作用。記者 劉揚
“回購潮”和“市場底”如影隨形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