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和逆向物流業務 長久物流股價“三天兩板”
繼周一漲停后,長久物流(603569)周二高開低走,當日下跌2.60%。周三,長久物流早盤低開0.74%,盤中經過反復震蕩后股價于午后再度漲停。截至收盤,該股上漲10.03%,報收14.81元/股,成交4.91億元,換手6.15%。
記者注意到,長久物流自2016年上市以來,股價最高曾達到44.78元/股,隨后展開了六年的調整,最低價曾到達6.11元/股,最大跌幅超過80%。今年以來,該股走勢逐步轉強,最近四個月股價連續收陽,而16日漲停之后,長久物流股價創出年內新高。
資料顯示,長久物流成立于2003年,是國內首家在A股上市的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經過逾20年的發展積累,公司已構建起“公路+鐵路+水運”的多式聯運物流體系,是國內領先的汽車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供應商,并致力于構建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產業鏈。基于物流網絡和渠道優勢,公司跨越布局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回收賽道,于2022年新設新能源事業部,探索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和逆向物流等綜合服務,推進業務轉型升級。公司于2023年收購迪度新能源,加速正逆向物流、梯次利用布局,打造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生態閉環,培育新的業績支柱。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8.83億元,同比下降5.48%,凈利潤0.13億元,同比增長3320.26%。
天風證券分析師吳立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制定并有序推進,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趨于規范化,加速淘汰非正規渠道的“小作坊”式企業,利好資質良好的第三方電池回收企業。預計到2030年,我國動力電池退役總量550.1GWh,動力電池退役潮有望加速電池回收市場擴容。長久物流作為第三方汽車物流領先企業,擁有“B端+C端”全渠道逆向物流能力,且具備電池等危險品運輸資質,抬升回收渠道壁壘。此外,公司聯合協鑫能科、北京昇科能源、長久集團、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等產業資源,在電池回收渠道、數據平臺、光儲充檢等方面進行合作,有望在電池回收領域快速建立起先發優勢。預計公司2023-2025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4.93億元、66.63億元、79.6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37億元、3.56億元、4.66億元,給予“買入”投資評級。
中銀證券分析師王靖添表示,2023年下半年公司主營整車業務經營或將改善,國際業務則受益于中國汽車出口高景氣度;今年5月,公司收購迪度儲能業務戰略布局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業,未來有望成為公司第二成長曲線,給予“買入”的投資評級。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