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成交額繼續萎縮 A股短暫調整后有望繼續上行
8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小幅收跌。滬指早盤震蕩回升,午后再度回落。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25%,報3260.62點,深成指跌0.42%,報11098.45點,創業板指跌0.53%,報2228.91點。市場成交額繼續萎縮,兩市合計成交7989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近7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盈利修復時間或被拉長。A股在短暫調整后有望繼續上行,關注地產產業鏈、數字經濟、消費電子、半導體、汽車、智能駕駛、風電以及受益價格回暖和PPI底部反彈的傳統能源等板塊。
傳媒股批量漲停
周二,盤中數度上攻未果,兩市成交不足8000億元,近3000股收跌。在券商、醫藥和白酒三駕馬車走低的情況下,A股三大股指集體低開。早盤券商、醫藥板塊的快速拉升,帶動三大股指均一度轉漲。午后,股指再度上沖未果后震蕩下行,最終兩市低收。消息面來看,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調查研究,總結推廣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徑,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促進低收入群眾增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國家稅務總局發布28條便民辦稅舉措,重點聚焦支持民營企業為主體的廣大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促進新出臺的一系列延續、優化、完善的稅費優惠政策更好落實落細。
近日,美元指數再度強硬,美聯儲有進一步加息的預期,吸引美元回流本土。受此影響,亞太市場的主要股指均出現了程度不等的疲軟走勢,恒生指數出現了短期頭部的K線形態,影響到A股市場參與者的投資信心。從周二市場表現來看,美元強勢帶動著北上資金為代表的外資再度減持A股,在周一減持24.98億元之后,周二再度減持68.15億元,形成了較強的邊際賣壓。另外,受碧桂園仍未能支付的兩筆美元債的票息信息刺激,碧桂園的相關內債價格出現急跌,并對整個地產股形成了一定的壓力預期。由于地產板塊是7月底A股反彈的一個核心主線,所以,地產股在近兩個交易日的持續走低,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本土資金的做多意愿,對A股主要股指形成了較強的沖擊力。
對于當前市場,招商證券指出,綜合考慮政策、流動性以及企業盈利拐點,A股8月有望繼續上行。當前北上資金是A股重要邊際增量,同時,隨著政策暖風帶動市場風險偏好改善,融資資金有望回流,可能更有利于A股中小風格的表現;綜合加息預期、美債供給增加等因素,預計美債收益率短期高位震蕩、上行空間可控,對A股影響有限;疊加上市公司業績披露期擔憂落地,中小成長風格有望接力價值,重回占優。
粵開證券認為,2023年是復蘇之年,一季度的萬得全A歸母凈利潤增速為1.9%,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的歸母凈利潤增速為-6%,從預期值來看,經歷了4、5月的庫存加速去化后,一致預期顯示7月通脹數據有望回升向好,帶來利潤端的修復。但受制于逆全球化、需求不足等負面擾動,A股的盈利修復并非一蹴而就,從基欽周期與朱格拉周期來看,類似2012-2013年呈U型磨底、弱修復的概率更大,盈利修復時間或被拉長,全A盈利的向上拐點或在四季度前后到來。
A股8月有望繼續上行
從板塊來看,A股場內的存量資金雖然看到了短線空頭的能量有所增強,但本土資金仍然在努力沖鋒。地產股在近期有所疲軟,所以,多頭主動放棄了對地產股的努力,而集中力量加大對券商股的做多力度。并購整合預期的券商股沖勁減弱,在周二,多頭則迅速切換至大市值的券商股。中金公司在盤中一度漲停,進而吸引著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等券業龍頭股在盤中的拉升,主要股指在盤中一度收出紅盤。
醫藥行業全面反彈,個股掀漲停潮;氟化工板塊午后崛起,三美化工、巨化股份、永和股份陸續封板;受六部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利好提振,氫能源題材尾盤異動拉升,京城股份、致遠新能漲停;文化傳媒股持續活躍,海看股份、出版傳媒、金逸影視漲停;券商股分化嚴重;超導概念再度調整;金融科技題材大跌;汽車股跌幅靠前;地產股深度回調,云南城投、京投發展跌停,華遠地產、中迪投資跌逾8%。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認為,在較大級別的政策底后,市場反彈或反轉的過程中,一旦出現“部分”宏觀數據的反彈,則上漲的時間大多能持續季度以上。如2008年年底、2012年年底、2014年年中,指數進入較大級別反轉期間,均出現了階段性的PMI回升。二季度的宏觀數據整體偏弱,不過近期經濟走弱有所放慢,PMI連續兩個月小回升,7月下旬以來花旗中國經濟意外指數有所企穩,6月以來南華工業品價格指數也開始反彈。這些變化如果持續,并和政策變化形成共振,則上漲大概率至少是季度級別的,如果幅度和力度上更強一些,則有望成為庫存周期見底的證明之一,上漲的時間可能會更久。對于上漲空間,即使是存量資金,指數的空間也是不小的。A股歷史上增量資金偏少的情況下,指數在估值底部區域可以有20%-30%左右的騰挪空間。去年10月底以來,萬得全A漲幅只有11.72%,存量資金往上可以騰挪的空間還很高。
中信證券也表示,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政策重心后,下半年政策不斷發力,經濟穩步修復的大方向是確定的。而政策落地速率、投資者預期的波動及資金的短期存量博弈更多是小節奏,不影響大的市場趨勢,投資者繼續積極布局。場外潛在活躍資金增量充裕,資金短期存量博弈有望得到緩解。從國內資金來看,活躍資金仍未充分入市。兩融成交占比雖從兩周前的7.17%上升到了7.96%,但和今年高點9%左右仍有一定差距。兩融余額占全A市值的比重也在今年較低水平,活躍投資者情緒仍在較為底部狀態。此外,根據中信證券草根調研,活躍私募倉位仍然維持在70%左右的中性偏低水平,同樣加倉空間較大。從外資來看,在中國經濟穩步修復的背景下,海外的活躍資金有望在未來進行重新再配置,A股及港股可能是重要方向。配置上,關注地產產業鏈、數字經濟、消費電子、半導體、汽車、智能駕駛、風電、以及受益價格回暖和PPI底部反彈的傳統能源等板塊。
記者 黃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