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分紅公司家數已超去年同期水平 回報機制完善有助于活躍資本市場
本報訊(記者 劉揚) 隨著半年報披露的加速,上市公司中期分紅預案亦陸續披露。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8月7日下午5點,A股共有177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半年報。其中,12家公司披露半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這12家公司中,11家涉及現金分紅,1家僅轉增股份,不現金分紅。
從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比例看,武漢藍電、藏格礦業、英特科技、百潤股份4家上市公司計劃分紅比例均超過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元。若按派發現金總額來看,藏格礦業最高。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8元,公司本次現金分紅總額為12.56億元,利潤分配金額占當期合并報表歸屬于股東凈利潤的62.01%,占當期期末可供分配利潤的33.33%。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7日下午5點,上市公司中期分紅家數已經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去年上市公司中報于2022年7月15日開始,梅花生物為去年首家披露中報公司,而截至去年8月7日尚未有1家披露中報分紅,去年首家披露中報分紅的公司是藏格礦業,預案公告日為當年8月13日。
根據Wind數據進一步統計,觀察A股歷史年度分紅次數,從2000年分紅監管政策實施以來,整體分紅頻率穩定在一年一次的水平。在分紅時間方面,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年報進行分紅,占比高達95.9%。從分紅的時間分布來看,分紅主要集中分布在每年的5-7月份,基本上所有的年報分紅都會在9月前完成。而中報分紅主要在9-12月進行,但所占比例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計。其中,2022年共計有131家公司實施中報分紅,而2017年至2021年則分別有129家、124家、126家、167家、178家公司中報分紅。此外,一季報和三季報整體不進行分紅。
此前,證監會2023年年中工作座談會中提到,從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等方面綜合施策,協同發力。分紅回報作為衡量上市公司治理質量和價值創造能力的重要指標,與投資者的回報感獲得感緊密關聯,相關制度是投資端改革的重要一環。
“常態化分紅的機制安排,是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性投資的理念反映,有助于提高投資者的持股回報和信心,活躍資本市場,吸引更多長期資金進入市場,形成良性循環。”招商證券智庫研究分析師林喜鵬分析認為,“未來我國資本市場分紅回報機制的完善,或將從調整細化現有分紅機制、實施不同行業的差異化分紅政策、優化股利稅收政策、強化投資者監督救濟、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發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