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診斷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分中心)”
為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等五部委近日聯合印發通知,公布了2023年(第30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擬認定名單,復星診斷榜上有名,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分中心)”。
據了解,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認定是國家對創新能力強、創新機制好、引領示范作用大、符合條件的企業技術中心予以認定,并給予政策支持,鼓勵引導行業骨干企業帶動產業技術進步和創新能力提高。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需在行業中具有顯著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是具有行業領先的技術創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象征。
科技賦能添動力創新驅動促發展
在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中,技術創新能力強、創新業績顯著是重要維度。作為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復星診斷立足于自主研發,創新驅動發展,研發投入占比逐年上升,從2021年的7.6%增長至2023年的19.3%,在研項目122個,其中生化發光98項,分子層析13項,儀器11項。深耕體外診斷行業三十余載,依托雄厚的科研創新實力,復星診斷先后榮獲“寶山區科創貢獻獎”、“上海市先進技術企業證書”、“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1世紀“科創之星”高競爭力企業優秀案例等榮譽。
此外,復星診斷已通過歐盟ISO13485質量體系認證、參考檢測中心通過CNAS實驗室認可,獲得NMPA醫療器械注冊證達800余項,CE等海外認證150項,有效授權專利共計140余個。
自研產品加速落地打造科創品牌
在試劑創新研發方面,復星診斷堅持自主創新,不斷提升研發能力,推動創新技術和產品的開發落地。2023年,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怡舸生物聯合申報的 《新一代宮頸癌體外診斷試劑的臨床研究成果轉化和應用項目》榮獲“2022年度上海產學研合作優秀項目獎一等獎”;由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徐英春教授團隊牽頭開展的基于專利實時熒光技術開發的全自動真菌藥敏檢測系統Droplet48的性能評估研究報告獲得國際期刊 《FrontiersinCelularandInfectionMicrobiology》(影響因子:6.073)認可;超敏HBV核酸檢測試劑、谷胱甘肽還原酶檢測試劑、心肌五項檢測試劑于今年獲批上市。同時,在工藝技術流程上,我們不斷創新突破,探索前沿技術方案,提升實驗室檢測效率,與上海石墨烯產業技術功能型平臺在 “熱管理材料的開發及應用領域”達成合作,持續攻克技術難題,推動科研成果快速轉化。
在儀器研發制造方面,復星診斷持續打造開放式的研發生態平臺,先后推出核心競爭力產品,如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F-i3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F-C800p、實驗室自動化系統F-A7000series等產品相繼上市,用于臨床實驗室的血清生化、發光項目等檢測,可根據科室應用場景靈活定制,為實驗室帶來智能高效的自動化體驗。此外,作為長沙市“專精特新”企業以及體外診斷試劑、儀器的綜合生產制造基地,復星診斷(長沙)引入國際先進的智能化生產流水線、數字化管理與精益生產流程控制,擁有專業生產制造人才,針對大型儀器設備進行重點孵化和創新,以智能制造,不斷高速“生長”。
系統化人才建設激發引擎動能
持續布局人才發展計劃,促進公司創新發展。復星診斷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在人才梯隊建設、關鍵崗位人才培養等方面建立了全面的人才發展體系,已形成新員工培訓及試用期培養、校招生培養、高潛人才培養、中高層領導力發展等常規項目,以及營銷中心領導力啟航、制造中心班組長培養、大研發項目經理特戰營等關鍵崗位人才發展計劃。2022年,憑借人才戰略和人才管理的領先實踐,復星診斷榮膺“2022中國年度最具發展潛力雇主獎”。
濃厚的創新生態,使人才聚合效應凸顯。近兩年復星診斷加強高端人才引進和培養,研發團隊不斷壯大,目前擁有研發人才270余名,碩博占比41%,優質人才獲得社會各界認可,張躍建博士榮獲“中國體外診斷產業領軍人物”榮譽稱號,蘇州百道(復星診斷成員企業)CEO吳純博士榮獲“江蘇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國家高新技術人才”獎項,復星診斷陸姍靈博士榮獲“百團大贊”青年獎項等。正是高層次的人才隊伍建設保障,為企業提供了強勁的創新力量,使企業源源不斷釋放出人才動能。 亓萱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