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發展迎來新階段
7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山東石島灣、福建寧德、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分別隸屬于華能集團、中廣核集團和中核集團,共計6臺機組,這是今年以來首次審批新核電項目。自2019年核電項目審批重啟以來,2019-2021年我國每年核準4-5臺核電機組,2022年國常會共核準了10臺核電機組,較2021年數量翻倍,審批明顯提速。今年本次國常會再次一次性核準6臺核電機組,預示著核電項目高速審批趨勢延續。
業內人士表示,在國家發展核電態積極、核電核準加速、核電技術持續取得突破的背景下,核電投資及建設步伐有望加速,核能發展迎來了新階段,此次核電3個新項目、6臺機組的核準,將帶動核電產業鏈相關公司大幅受益。
事件驅動 今年首批核準6臺核電機組
7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山東石島灣、福建寧德、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共計6臺機組。山東石島灣、福建寧德、遼寧徐大堡項目分別隸屬于華能集團、中廣核集團和中核集團,3個項目各獲批2臺機組,共計6臺機組,這是今年以來首次審批新核電項目。
自2019年核電項目審批重啟以來,2019-2021年我國每年核準4-5臺核電機組,2021年下半年以來,在能源結構轉型的背景下,我國能源安全遭遇巨大挑戰,我國電力系統頻繁遭遇限電困境,核電作為清潔基荷電源審批加速。2021年8月,受煤價大幅上漲火電發電意愿減弱以及能耗雙控指標完成情況不佳影響,我國多省出現嚴重的缺電限電現象;2022年下半年受罕見持續高溫干旱天氣影響,水電發電量不足再次導致缺電現象。
連續限電背景下,電力保供需求迫切,2022年國常會共核準了10臺核電機組,較2021年數量翻倍,審批明顯提速。今年本次國常會再次一次性核準6臺核電機組,預示著核電項目高速審批趨勢延續。本次核準的6臺機組分別為中國廣核福建寧德核電項目5、6號機組、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廠擴建一期項目1、2號機組以及中國核電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1、2號機組,其中寧德核電和石島灣核電四臺機組均采用“華龍一號”技術,徐大堡核電兩臺機組采用CAP1000機型,均為三代核電技術。
根據中國廣核發布的公告,本次核準的寧德5號及6號機組均采用 “華龍一號”核電技術,單臺機組容量為1210MW?!叭A龍一號”是由中國核電和中國廣核共同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是中國核電機組發展的主力堆型。
行業前景 政策支持下核電迎來上行周期
核電出力穩定,碳排放量極低,相比依賴于多變的氣候條件為其面板和渦輪機提供動力的可再生能源,核電具備較強的抵御極端天氣災害的能力,可作為全天候零碳基荷電源。核電與水電運營模式類似,初期投資較大,折舊完成后長期經濟性可觀,是典型的優質資產。
我國核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例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截至2022年底占比不足5%。在能源保供的壓力和“雙碳”目標的緊迫要求下,國家提出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核電機組核準提速。2022年全年共核準10臺機組,核電規模逐步趕超歐美。
根據中國核能協會發布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3》,截至2023年4月末,中國在建核電機組24臺,總裝機容量2681萬千瓦,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商用核電機組54臺,總裝機容量5682萬千瓦,位居全球第三。根據《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3》,預計2030年前,我國在運核電裝機規模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預計到2035年,我國核能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將達到10%,核能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
2021年以來,“華龍一號”國內外首堆相繼投入商運,實現批量化規?;ㄔO,標志著我國真正自主掌握了三代核電技術,商業化核電技術水平躋身世界前列。第四代核電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相比第三代技術更加優越,廢物量極少,無需廠外應急,并具有防核擴散能力的核能利用系統。我國自主研發的高溫氣冷堆設備國產化率高達93.4%,首個示范工程已經完成并網發電;霞浦鈉冷快堆預計今年建成,釷基熔鹽實驗堆已獲得運行許可,我國在四代核電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將進一步鞏固。
投資思路 核電產業鏈公司將從中受益
招商證券表示,今年首次審批核準6臺機組,全年有望超過6-8臺的核準預期。核電裝機量有望穩步提升,疊加電價市場化進程加速,公司盈利空間將逐步拓寬。當前核電板塊估值偏低,在中特估體系下有望實現價值重塑。推薦擁有完整核燃料循環產業鏈,積極發展 “核電+新能源”模式,現金流量充裕,股權激勵體系完善的中國核電,建議關注另一核電行業雙寡頭中國廣核。
安信證券認為,核電資產屬性優勢凸顯,是稀缺的兼具業績穩定性和長期成長性的電源類型,核電與水電資產屬性類似,其估值可與水電進行對標?;赑B-ROE模型對核電進行合理估值,考慮公司分紅與長期可持續增長率,中國廣核、中國核電ROE和股息率與除長江電力外的水電企業基本相當,且長期成長動力與發展空間高于水電。截至7月31日中國廣核、中國核電PB分別為1.48倍和1.67倍,相比于水電2倍以上PB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短期在中特估背景下核電估值仍有修復預期。從長期看,核電大規模投產將帶來業績持續增長,從目前國內在建及核準情況看,從2026年起我國核電項目將進入投產高峰,具備持續增長潛力。
此外,安信證券還表示,我國核電高速審批趨勢不改,本次核準的三個核電項目控股股東分別為中國廣核、中國核電和華能核電開發有限公司,對應持股比例分別為46%、54%和30%,同時,核電作為優質電源資產吸引部分電力央企及地方電力國企參股,后續隨著核電項目陸續投產,參股核電項目的地方電力企業也有望充分受益。核電板塊重點推薦兩大核電巨頭中國廣核、中國核電,同時建議關注參股核電項目的地方電力企業福能股份、浙能電力、江蘇國信等。
國聯證券則指出,在國家發展核電態積極、核電核準加速、核電技術持續取得突破的背景下,核電投資及建設步伐有望加速,核能發展迎來了新階段,此次核電3個新項目、6臺機組的核準,將帶動核電產業鏈相關公司大幅受益,推薦核電龍頭中國核電、中國廣核,核級閥門主要供應商江蘇神通,鑄件及核處理領軍企業應流股份,蒸汽發生器U型管領軍企業久立特材,“華龍一號”控制棒驅動機構的唯一供應商浙富控股,核島建設龍頭中國核建,核電設備龍頭東方電氣。建議關注核級閥門領軍企業中核科技、擬收購哈電動裝進軍特種電機領域的佳電股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