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鋰電產業鏈公司中期業績顯憂 機構:行業盈利能力有望修復
近日,多家鋰鹽上市公司發布2023年中報業績預告,相關企業上半年業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部分企業甚至由盈轉虧。
上游礦企西藏礦業(000762)雖然上半年業績預增,歸母凈利潤為2000萬元至3000萬元,但此數據不足去年同期的10%。
主要產品包括碳酸鋰和鋰礦采選的江特電機(002176),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4000萬元至6000萬元,由盈轉虧。
正極材料企業方面,德方納米(300769)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巨虧10.4億元至11.7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12.8億元,同樣由盈轉虧。
業績“滑坡”的背后,是上半年碳酸鋰價格的劇烈波動。上述公司在業績預告中對利潤下滑的解釋,無一例外均提到受主要原材料鋰鹽的價格大幅下跌及下游需求放緩帶來的影響。
回顧2023年上半年,碳酸鋰價格出現了過山車式的下降和反彈。據生意社數據,4月底電池級碳酸鋰的基準價從1月的52.5萬元/噸跌至19.4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基準價從1月的50.4萬/噸跌至16.7萬/噸;到5月份,前者反彈至30萬元/噸左右,后者反彈至28萬/噸左右。
對于碳酸鋰價格未來的走勢,德方納米在公告中表示,隨著碳酸鋰價格回歸到合理區間,將會推動產業鏈利潤重構,產業鏈各環節將有望受益,經營業績預計向好。德邦證券研報則認為,2023年5月起,鋰價企穩,下游需求逐漸釋放,市場開工率開始回升,預計2023下半年行業盈利能力有望修復。
記者 李秋捷 實習生 黃琴琴
編輯:wenmeng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