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額計提被質疑利潤調節后 格力地產“補交作業”
在收到交易所《監管工作函》數日后,格力地產(600185)發布公告稱,補提2018年-2021年度存貨跌價準備,對2018年-2022年度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
會計差錯連錯4年
根據《更正公告》,此次格力地產對下屬全資子公司上海海控保聯置業、上海海控太聯置業及重慶兩江新區格力地產2018-2021年度采用追溯重述法補提存貨跌價準備,計提后2018年-2021年公司凈利潤分別變動-4.42億元、-303.81萬元、-1.63億元、-1886.13萬元,并導致2022年度凈利潤調增6.26億元。
對于此番對前期會計差錯進行更正的原因,格力地產表示是按此前收到的《監管工作函》要求,對所涉問題進行認真核查落實。
財報顯示,2022年度格力地產陷入首虧,凈利潤虧損26.84億元。上交所隨即下發《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對2022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7.68億元是否存在前期應計提減值未計提、2022年集中計提大額減值進行利潤調節的情形進行回復。
涉嫌信披違規遭調查
7月13日晚間,格力地產披露公告稱,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公司同日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度虧損1.96億元-2.35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9590.82萬元。虧損原因主要由于報告期內,房地產業務結轉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同時公司對出現減值跡象的長期股權投資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
公司被立案調查的原因是否與此前上述財務數據披露不準確有關?此次補提存貨跌價準備會否面臨監管?對此,《大眾證券報》記者致電格力地產,但公司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雖然格力地產對于被立案調查的具體原因并未給出說明,但今年以來已有數家房地產公司因大額存貨減值計提遭監管。
就在格力地產披露被調查的前一日,7月12日晚間,首開股份披露公告稱,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公司此前曾因年報業績與業績預告相差過多而收到上交所的《監管工作函》,首開股份在回復中表示,前期會計差錯由于公司今年4月對九瓏岸項目2021年末存貨跌價準備進行追溯調整,相應調減2022年初存貨和年初未分配利潤4.05億元。
7月13日,因充分評估部分存貨、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資產存在的減值跡象,導致資產減值準備計提不及時、不充分,部分項目存在存貨跌價準備測算依據不充分的情形,華僑城A被深圳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
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