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食品公司迎成長新機遇:零食量販店跑馬圈地正當時
7月8日,鹽津鋪子、甘源食品兩家零食類上市公司2023年中報業績均預喜,在業績變動原因中,兩家企業不約而同地提到零食量販店。人們赫然發現,休閑食品行業新業態的零食量販店已隨風潛入“尋常百姓家”。
事實上,從A股兩家休閑食品企業業績變動原因中均提及零食量販店,到休閑食品企業均持續擴張零食販賣店渠道,再到零食量販店底層邏輯跑通,可以看到零食量販店這一休閑食品新業態方興未艾,跑馬圈地正當時。
勢如破竹成“新寵”
零食量販店是最近兩三年迅速崛起的一種渠道形態,門店面積數十平米到100平米左右,通常有1000+SKU,除了自有品牌企業,其所售產品一般包含鹽津鋪子、甘源食品、勁仔食品等頭部知名零食品牌及大量小牌白牌,以“單價低、品類多、環境好、距離近”等特征快速切分流量。譬如頭部品牌“零食很忙”和“趙一鳴”以每年1000+的開店數高速擴張。
今年上半年,率先擁抱零食店的兩家A股公司鹽津鋪子、甘源食品在公告中表示繼續實現營業、盈利雙增,再次享受到零食量販店渠道發展模式的紅利。
鹽津鋪子預計2023年上半年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2.26億元至2.3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8.89%至107.69%。甘源食品預計上半年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9800萬元至1.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9.06%至235.68%。
零食量販店同樣也是諸多休閑食品企業的“新寵”。洽洽食品在5月6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全力擁抱,加速新渠道新場景的布局和突破,部分餐飲渠道和茶飲渠道已有成功的經驗和模式,公司將加快布局零食量販渠道、會員店等新渠道,針對不同的渠道定制不同的產品。勁仔食品也曾在答投資者中提到,目前已與“零食很忙”“糖巢”“老婆大人”等零食專營渠道合作,為其定制服務,2023年一季度零食專營渠道營收同比增長400%。
業態仍處于跑馬圈地階段
有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已有上萬的零食量販門店,但行業當前仍處于發展初期,門店密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品牌大多處于快速跑馬圈地當中。
比如湖南的“零食很忙”,2017年于長沙成立,2018年門店數量突破100家,2021年門店數量突破800家,今年全年凈開門店超1000家,5年時間累計開出門店近2000家。
同樣地,起源于四川的“零食有鳴”于2019年創立,目前門店約為600家,今年年底公司門店數量有望突破1000家,到2026年規劃達到2萬家店規模,行業加速開店可見一斑。
根據信達證券相關估算,全國零食量販店數量有望超10萬家。
單店盈利良好有利于健康發展
零食量販渠道的模式本質上是“薄利多銷”,利用“薄利”來實現規模提升,當零食量販門店的規模體量達到一定程度后,在爭取知名品牌合作和優惠價格方面可以更有議價權。同時,由于直接對接廠商和消費者,流通環節減少帶來的信息高效對接,可以更好實現以需求為導向。
對于上游供貨商而言,零食渠道不需要收取高額的各類渠道費用并且賬期短,能夠保證供貨商在終端低價的情況下,仍能實現較好的盈利能力。當前來看,零食量販店的低毛利高周轉的渠道價值分配鏈條持續跑通,廠商能夠實現一定的盈利,零售終端單店端盈利能力亦表現較好。
根據招商證券研究數據,零食量販店單店模型出色,據初步計算,一般單店日銷為1.2萬元左右,毛利18%-22%,扣除租金及人工費用等約3萬元—4萬元后,單店單月盈利約為2萬—3萬元,門店凈利潤率約為5%-7%。良性健康的單店模型下,零食量販店后續有望快速復制。
此外,零食量販渠道在零食上的“專一性”,使得其門店模型的盈利空間更大,盈利模式可以概括為“品牌引流、白牌賺錢”,數據顯現零食量販門店的凈利率顯著高于便利店。最后,成功的零食量販店通常采取標準化運營機制和嚴格管理體系。零食量販渠道的底層邏輯并不復雜,但能夠在規模起來的初期把模式跑通,往往也離不開優秀的管理機制。
雖然有觀點認為零食量販店可能陷入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和打價格戰,但業界普遍認為,當前來看,零食量販店的核心在于相比傳統業態效率更高,因此正處于瓜分傳統零售業態釋放的市場份額階段,賽道遠未到針鋒相對打價格戰的惡性競爭程度。
實習生 呂婧怡 記者 陳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