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二季度回購金額創單季新高 未來配置性價比值得關注
本周以來,科創50指數在1000點附近反復拉鋸。截至7月14日收盤,該指數報991.56點,距離今年高點(4月10日報1171.3點)已回撤約15.35%。值得關注的是,科創板股票回購規模正在明顯增加,做多力量正在聚集。
根據Wind統計顯示,二季度共計有46家科創板公司實施回購,其中回購數量達5499.79萬股,涉及金額為17.44億元;而今年一季度共計有43家科創板公司實施回購,其中回購數量達2321.77萬股,涉及金額為8.07億元。2023年第二季度科創板股票回購的金額較一季度呈現明顯增加的趨勢,且創出歷史單季度新高。
從歷史來看,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多發時,市場通常處于低位。在市場處于低位、公司認為自身股票價格被低估時,上市公司更有意愿通過股份回購維護公司價值、增強投資者信心。
除了回購金額的明顯提升,其他指標亦在指向科創板2023年第二季度資金凈流入規模明顯增加。
比如,機構所謂的“領先指標”意為指標對科創板的行情具有一定的領先性,北上資金和科創板ETF的凈流入規模上升預示著未來科創板大概率上漲。通常來說,領先指標領先科創板行情一個季度,兩者加總則對科創板行情的指示效果最好。
根據浙商證券統計,對比第一季度,2023年第二季度北上資金和ETF的凈流入規模明顯擴大:2023年第二季度北上資金凈流入科創板165億元,對比一季度的157億元小幅上升;而科創板ETF凈流入278億元,對比一季度的4億元大幅增長。因此,第二季度北上資金和科創板ETF凈流入總額達443億元,相較于一季度兩者總額的161億元大幅增長,環比增長175.16%。
此外,“同步指標”科創板融資余額的變動則與科創板行情走勢相關。自2021年以來,兩者波動高度相關。而2023年第二季度的科創板融資余額呈現減少的態勢,僅增長了40億元,相較一季度的138.8億元有所減少;行情方面,第二季度科創50指數下挫5.68%,而一季度科創50指數大幅上揚12.4%,兩者走勢呈現正相關。
浙商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王楊表示,領先指標通常領先科創板行情一個季度,因此這預示著2023第三季度科創板將呈現上漲態勢。
“一方面,供應鏈安全風險已經成為我國重要戰略性目標,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強,科創板或將承載打破技術壁壘的歷史使命;另一方面,這一輪AI熱潮如火如荼,新的產業趨勢或已悄然臨近,科創板相關上市公司勢必進一步受到關注。隨著國內對科技產業的進一步投入和經濟環境的復蘇,科創板盈利能力有望趨勢性改善,重要組成行業有望受到進一步政策支撐,未來科創板配置性價比值得關注。”長江證券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師包承超亦分析認為。
同時,包承超指出,2019年至今,公募基金重倉股對科創板標的配置比例快速提升,當前已經接近10%。隨著市場對科創板的關注度上升以及價值挖掘,未來科創板標的勢必在市場資金的推動下,得到更高的市場評價。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