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公司一夜之間被立案調查 律師感嘆股民不易
7月13日,中國重工、首開股份、上海鳳凰、東方園林、興源環境、太和水、*ST日海、ST華鐵、*ST京藍9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的消息霸屏各大財經網站。廣東一證券維權律師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9家公司一同爆雷,股民實屬不易,買股票一定要甄選好公司,珍惜賬戶資金。
立案調查或涉及財報數據
盤面顯示,9家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周四這些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跌幅。其中,中國重工是船舶制造龍頭,公司突然被立案調查,讓持股投資者驚慌不已。
或為了對沖負面消息,中國重工還發布了中報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凈利潤為19000萬元至21000萬元,與上年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周四開盤后,公司股價低開低走,當日股價跌幅1.96%。
持有該股票的王女士向記者表示:“周四船舶制造板塊整體表現較佳,整個板塊就兩只下跌的個股,中國重工便是其中一家。因為是立案調查,本以為當天要跌停,這個市場表現要好于我的預期。”
記者注意到,6月16日,上交所曾向中國重工下發2022年年報信披監管工作函。其中,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在2022年新船價格上漲且鋼材價格回落的背景下,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大幅高于2021年的原因及合理性,并列示計算過程;說明在以前年度就相關資產的減值損失計提是否充分,并提供依據;補充披露在其他應收款賬面余額減少的情況下,計提大額信用減值損失的原因及合理性,并列示計算過程;補充披露本年度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大幅增長的原因,并解釋職工薪酬增幅與職工人數變動存在較大不一致的原因等。
不過,中國重工以涉及的部分事項尚需進一步核實為由,于6月份、7月份三次申請延期回復。
上海鳳凰13日股價重挫6.68%,除了周四的立案調查,此前公司還因違反信披規定,收到上海證監局下發的警示函,涉及公司治理等問題。《警示函》提到,2018年對收購華久輻條進行商譽減值測試時,存在會計差錯,導致公司2018年合并財務報表利潤總額多計897.79萬元,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合并財務報表所有者權益均多計897.79萬元,2022年合并財務報表利潤總額少計409.78萬元。另外,上海鳳凰在2022年年報中將已逾期的800萬元委托貨款披露為已展期。
首開股份13日報收于3.73元/股,當日跌幅達到4.36%。業績方面,公司2022年年報數據大幅下滑,公司凈利潤為-4.61億元。市場人士認為,此次立案調查或是公司發布數據與業績預告數據發生了較大差異有關。
資料顯示,公司曾于4月29日發布《2022年度前期差錯更正的專項說明》及《關于前期差錯更正的公告》,對2021年12月31日前的相關會計項目進行了調整,其中公司未分配利潤調減5422.17萬元,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調減42861.38萬元,投資收益調減2361.38萬元。上述公告發布后,公司隨即收到上交所《工作函》。
8家立案調查公司已退市
盤面顯示,除了上述三家公司,東方園林、興源環境、太和水、*ST日海、ST華鐵、*ST京藍13日股價分別下跌1.73%、4.05%、9.85%、4.95%、5.21%、4.83%。從股價表現上看,上述三家ST公司全部跌停。
據Wind統計,今年以來已有58家公司被立案調查。1至7月份,立案調查公司數量分別為4家、2家、0家、10家、17家、13家、12家。其中,退市中昌、退市運盛、退市未來、退市輔仁、奇信退、大通退、必康退、*ST龐大8家被立案調查的公司已經退市。記者 蔡方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