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強勢拉升大漲92.83% 天力復合12日登陸北交所
12日,“爆炸復合材料第一股”天力復合(873576)登陸北交所,上市首日大漲92.83%,收于18.03元/股,總市值19億元。
募資1.2億元擴充主業
天力復合是西北院下屬上市公司西部材料控股的企業,實控人為陜西省財政廳。公司專業從事層狀金屬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化工、冶金、電力、環保、航空航天、新能源、海洋工程等領域,是國內最早致力于爆炸復合技術研究的單位。本次發行前,西部材料持有公司51.31%股份,為公司的控股股東;本次發行后,西部材料持有公司45.08%股份(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前),44.27%股份(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后),仍系公司控股股東。
公司此次登陸北交所公開發行股份1300萬股(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前)、1495萬股(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后),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為海通證券。戰投方面,公司引入華夏基金、嘉興關天信遠成長創投、中山證券、晨鳴資管等10家戰投。發行價為9.35元/股,募資總額1.2億元,擬用于清潔能源用金屬復合材料升級及產業化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上市首日漲幅一度超100%
12日,天力復合正式登陸北交所,以15.47元/股高開,較發行價9.35元/股上漲65%,隨后小幅震蕩,并于午后再獲強勢拉升,盤中一度漲至19.35元/股,漲幅超100%,最終回落至18.03元/股收盤,上漲92.83%。
Wind數據顯示,12日該股成交總量12.03萬手,成交金額1.91億元,振幅49.41%,換手率40.34%。資金流向方面,中單及小單占據超8成交易量,多數散戶選擇獲利套現,其中大單凈流入額70萬元,中單凈流出額3萬元,小單凈流出額2060萬元。
利潤水平逐步提高
招股書顯示,天力復合2018年-2022年研發費用累計1.39億元,共擁有20項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公司建有“層狀金屬復合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陜西省層狀金屬復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西安市金屬爆炸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個創新研發平臺。此外,作為衛星用過渡接頭國軍標(GJB3797)的起草單位,也是國內衛星用過渡接頭的主要供應商,近日獲得市場關注的“衛星概念股”也出現了天力復合的身影。
根據中國爆破行業協會爆炸加工委員會2022年5月出具的說明,天力復合近五年(2017年至2021年)“有色金屬爆炸復合材料”全國市場占有率為20%-30%,位居全國第一。
業績方面,天力復合2020年度-2022年度分別實現營收3.74億元、5.03億元、6.39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3230.71萬元、4386.92萬元、7318.03萬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933.83萬元、3901.71萬元、5931.04萬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51億元,同比增長11.41%;實現凈利潤1204.32萬元,同比增長17.75%;扣非凈利潤1154.12萬元,同比增長18.41%。
億渡數據近日披露研報觀點認為,我國目前正大力發展核電、新能源、環保等產業,對高性能、高質量的上游材料的需求十分迫切,耐腐蝕、耐極端溫度、耐高壓的層狀金屬復合材料的市場將進一步擴大。公司2018年-2022年間費用率呈下降趨勢,有利于擴大公司的利潤空間。
開源證券諸海濱團隊觀點認為,天力復合國內外的競爭對手主要為美國DMC、日本旭化成、寶鈦集團、安徽弘雷等公司。長時間內,中國化工、冶金等領域裝備制造以及火電、核電所需稀貴難熔金屬復合板材均依賴進口,制約我國先進制造的國產化進程。天力復合經過多年研發投入,技術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且交付周期短、生產和運輸成本低,在包括醋酸用鋯-鋼雙層復合板在內的多領域實現國產化。
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