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底部后大盤有望重拾升勢
本周,大盤呈現沖高回落的走勢,作為7月首個交易周,周一、周二股指收陽一度讓投資者憧憬下半年走出一波行情,但隨著外圍股市調整,A股周三至周五連續調整。本周,上證綜指下跌0.17%,深證成指下跌1.25%,創業板指下跌2.07%,科創50指數下跌1.32%,滬深300指數下跌0.44%。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大盤沖高回落,但股指在下跌過程中連續縮量,顯示短線空方拋壓逐步減弱。下周,投資者在關注權重股走勢的同時,可繼續跟蹤科技成長股的動向。
外圍股市擾動A股
7月首個交易周,大盤呈現沖高回落的走勢。周一,滬深A股雙雙上漲,其中,上證綜指上漲1.31%,深證成指上漲0.59%;周二,盡管大盤收陽,但兩市量能沒有跟上;周三至周五,受到外圍股市下跌拖累,股指連續調整。
美股方面,受到利空因素影響,周三美股下跌0.38%;周四,道指重挫366.38點,跌幅為1.07%;納指下跌0.82%,標普500下跌0.79%。歐股周四大幅收跌,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2.17%,法國CAC40指數下跌3.13%,歐洲斯托克50指數下跌2.94%。截至周四,法國巴黎CAC40指數跌幅超過4%。
消息面上,素有“小非農”之稱的美國6月ADP就業人數激增49.7萬人,較市場預期22.5萬人翻倍,且遠遠超過前值的27.8萬人,這也是自2022年7月以來最大月度的漲幅。業內人士認為,在此背景之下,美聯儲加息預期再度升溫。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日前聯合發布《2023-2032農業展望》報告。報告預計未來十年全球農業和糧食產量將繼續增長,但增速會低于前十年的水平。報告指出,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不利的氣候趨勢、動植物疾病以及主要農業投入品價格波動加劇,將導致農業生產不確定性增加。除此之外,通脹壓力持續存在的可能性對全球糧食需求和生產構成下行風險。
記者注意到,受到消息面影響,周五農業板塊整體走勢強于大盤,根據同花順顯示,農業板塊周五上漲1.49%,位居板塊漲幅第一。
量能萎縮預示拋壓減弱
本周,盡管大盤沖高后出現調整,但在大盤下跌過程中,成交額連續萎縮。以滬市為例,周一至周五成交額分別為4214億元、3871億元、3512億元、3208億元、3136億元。深市方面,周一至周五成交額分別為6032億元、5422億元、5166億元、4990億元、4862億元。海通證券一分析師表示,隨著成交量逐步萎縮,短線殺跌動能明顯不足,投資者對于后市不必過于擔心。
從周線來看,上證綜指本周下跌0.17%,在各大指數中表現最強。此外,滬深300指數本周下跌0.44%,抗跌性較強。根據同花順統計顯示,滬深300成份股本周漲幅前10位的分別是卓勝微、瀾起科技、兗礦能源、中國鋁業、春秋航空、新華保險、星宇股份、華利集團、韋爾股份、山西汾酒,從行業來看,半導體、稀缺資源、航空、保險板塊。
受到消息面刺激,本周資源股整體走勢強于大盤。本周,商務部發文,對鍺、鎵類產品出口管制。德邦證券認為,我國是鍺、鎵生產大國,出口管制長期對金屬價格形成利好。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原生鍺產量在130噸左右,其中中國和俄羅斯兩國的產量占全球的70%,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鍺生產國,近十年來累計供應全球68.5%的鍺。2021年全球主要國家鎵產量430噸,中國鎵產量420噸,中國鎵產量占比全球鎵產量已超90%。受到消息面利好刺激,本周資源股表現不俗,本周有9只個股漲幅超過10%,分別為云南鍺業、中科磁業、福達合金、銀河磁體、馳宏鋅鍺、羅平鋅電、中國稀土、中國鋁業、興業銀錫,其中,云南鍺業、中科磁業、福達合金一周漲幅超過三成。
關注權重股動向
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投資者在關注權重股走勢的同時,可繼續跟蹤科技成長股的動向。
中信建投認為,從庫存周期的視角出發觀察,企業盈利已經進入上行周期。目前來看,中游設備制造和下游消費制造行業利潤改善較為明顯,已有多個行業進入被動去庫存階段,基本面迎來邊際改善。
渤海證券指出,當前A股整體估值不貴,向下風險不大,且中期存向上空間。行業配置方面,短期即將進入中報披露期,可關注近一個月業績預期調增,且業績增速相對較高的行業進行防御,主要有美容護理、公用事業、國防軍工、社會服務和家用電器行業。從中長期來看,可關注行業景氣和其它主題性機會,如AI產業鏈景氣屢獲印證下的TMT板塊。
招商證券認為,下半年經濟溫和復蘇,盈利邊際小幅改善,增量資金溫和流入,當前估值性價比較高,有助于A股演繹結構上行行情。其中,需要更加關注產業趨勢和政策主題帶來的估值彈性,行業層面可關注TMT、醫藥和地產鏈。
華鑫證券一分析師告訴記者,本周滬指抗跌明顯,主要得益于部分權重股護盤,下周投資者可繼續跟蹤權重股動向,繼續看好科技股中的AI、無人駕駛、光模塊等主題概念。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