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市公司“爆料”看投資機會
據Wind統計,本周以來,A股已有8家公司公布服務轉型升級、探索多元化發展、主業及非主業拓展等業務亮點。華泰證券一資深投顧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近段時間市場熱點頗多,可以關注一下一些上市公司官宣的技術突破、業務轉型突破等亮點,從中尋找投資機會,投資者若跟不上板塊輪動的節奏,就可以關注上市公司自身亮點。”
董秘爆料自家公司新亮點
統計顯示,恒泰艾普、華映科技、大博醫療、協鑫能科、飛龍股份、軟通動力、中電興發、西儀股份8家公司本周爆料了自身的業績及技術進展,向投資者展示了自家公司亮點。
其中,恒泰艾普董秘王艷秋對外表示,公司已布局氫能儲運相關清潔能源發展方向。
“在外延式發展方面。隨著國家升級能源體系戰略的不斷推進,在新型能源發展方面,公司致力于推動新錦化機布局氫能儲運相關的清潔能源發展方向,加快拓展綠氫氨一體化項目核心裝備市場,同時積極向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空氣儲能發電等領域延伸,推進公司從傳統能源向新型能源服務轉型升級。”王艷秋表示。恒泰艾普今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2.05億元,同比增長217.16%;凈虧損為3594.25萬元,同比收窄24.45%。
7月5日,有投資者向華映科技提問:“公司越生產越虧損,是否考慮轉型?有其它行業人才儲備嗎?”
對此,華映科技7月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主要從事新型顯示面板、顯示模組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將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的可行性,爭取通過新增主營業務,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有投資者本周向大博醫療提問:“按照公司的計劃,公司將來一兩年主要的營收增長點是什么?計劃是什么?”大博醫療7月5日表示,公司將進一步提升骨科各細分市場份額,同時加快非骨科業務的快速增長。
“優勢產業將重回舞臺”
關于上市公司與華為合作的事項也有新內容。近日,有投資者向協鑫能科提問,公司是否與華為簽訂算力戰略合作協議?
協鑫能科7月4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2023年6月29日,公司與華為數字能源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就“儲充光云”一體化液冷超充網絡建設達成全方位合作。憑借領先的充換電運營平臺及綠電產業資源優勢,公司規劃3年內在長三角和大灣區建設運營50個全液冷超充站,攜手華為數字能源打造“儲充光云”一體化液冷超充網絡。
另外,7月3日,有投資者向軟通動力提問稱:“軟通動力作為數字技術服務型公司,如何看待信創產業的未來發展,是否會布局投入信創賽道?”
對此,軟通動力表示:“目前,公司已推出鯤鵬一體機和昇騰一體機產品,發布了開源歐拉、開源鴻蒙商業發行版,并積極構建高斯數據庫工具和能力,賦能金融、電力、制造業等行業;與合作伙伴合作完成業內首款鴻蒙化自主架構芯片適配,并率先完成OpenHarmony操作系統在PC端的適配;公司的金融服務管理平臺、T6Cloud司庫云、數字孿生流域平臺、數據治理平臺、WECA微服務平臺等產品均通過了多家信創適配認證,構建了全棧信創解決方案。”
除了上述5家公司,中電興發本周對外介紹,公司的人工智能與物聯網、云計算與云存儲、大數據技術及應用等方面的產品和技術均可以應用到智慧交通相關的業務場景中。西儀股份則介紹道,公司轉向系統產品能夠提供支持整車實現智能駕駛的解決方案,并已實現批量供貨。
本周熱門股飛龍股份對外表示,其新能源熱管理產品(如電子水泵、熱管理閥類等)可以廣泛應用在汽車及非車等相關領域。盤面顯示,自2022年4月28日以來,飛龍股份股價一路高歌猛進,從4.6元/股漲至目前的17.26元/股,期間股價漲幅高達274.27%。
針對后期的投資策略,民生證券分析師牟一凌表示:“中國優勢產業的力量將重回舞臺,在高端制造行業經歷了長達半年的回撤后,我們建議給與更多關注:機械設備(新能源設備、通用機械)、新能源(鋰電、光伏)、船舶制造,同時建筑也將受益于新興制造國家的崛起。”
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