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變者有力 首例民企“A并A”有望花落恒力石化
近來,被譽為“石油煉化小霸王”的恒力石化能否拔得A股民企“分拆+借殼”的頭籌,備受市場關注。
“恒變者”的新思量
事件的起因源于恒力石化的一則重磅公告。6月20日盤后,公司宣布出售所屬子公司康輝新材100%股權。本次交易的對手方,是A股另一上市公司大連熱電。借此,康輝新材或將實現重組上市。而本次拆分完成后,大連熱電將成為康輝新材控股股東,恒力石化則成為大連熱電控股股東。
7月4日盤后,該事件迎來新進展。恒力石化發布公告進一步披露了交易的細節:大連熱電擬通過向康輝新材全體股東發行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康輝新材100%股份。經各方友好協商,最終確定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價格為4.42元/股。
至此,這一2022年便傳出消息的“A并A”計劃再度啟動。目光隨之匯聚于事件的主導方恒力石化身上——其曾經正是憑借“借殼”登陸資本市場。如今再度亮出熟悉的招數,恒力石化必有所綢繆。
縱觀恒力石化的發展歷程,“守正+創新”是公司始終堅持的發展策略。在2022年年報的開篇,恒力石化董事長范紅衛寫了封《致股東、合作伙伴和員工的信》。信中就寫道,要”夯實主業強基礎,做強發展新支撐”。
在范紅衛的這封親筆信中,不僅有對“求變”的思量,還給出了讓“思量”落地的方法。她說,要“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這句出自蘇軾《思治論》的話所述意境為: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
此番擬分拆康輝新材上市,正成為恒力石化對句話的一次具體實踐——如果分拆上市成功,這將成為A股首例由民企上市公司主導的“分拆+借殼”。有市場人士指出,“分拆+借殼”的組合在A股本就不多見,此前的案例更是沒有民企所主導的。
對于恒力石化此舉,國海證券研報認為,體現了公司加速發展新材料業務的戰略決心,“分拆上市后,康輝新材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可根據自身業務發展進行獨立融資,資本實力將得到有效提升”。
于變局中站“高” 望“遠”
長期以來,康輝新材被視作恒力石化業務高端化、差異化布局的重點抓手。這家成立于2011年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瞄準了高性能綠色環保薄膜與塑料新材料方向,目前是國內最大的PBT生產商,也是國內唯一、全球第二家能夠在線生產12微米涂硅離型疊片式鋰電池保護膜的企業,MLCC離型基膜國內產量占比超過65%。
歷經多年發展后,康輝新材正迎來站“高”望“遠”的新局面。
“高”一方面體現在康輝新材的業績表現上。根據恒力石化披露的信息,2020年至2022年,康輝新材(合并口徑)的營收規模已由約39億元增長至近69億元。三年來,公司累計實現凈利潤約18億元。業績做大的同時,截至2023年一季度,康輝新材的總資產較2020年年底完成了翻倍增長,凈資產增幅更是近2.5倍。
通過被分拆上市,康輝新材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實力。市場分析認為,如若成功上市,康輝新材將更好地專注于功能性薄膜、PBT工程塑料、生物降解材料和鋰電隔膜等領域的專業化發展,加快新材新項目的研發與建設,推動公司在高端功能性薄膜等國內緊缺化工新材料領域實現瓶頸突破,增強核心創新力和高端產業發展力。
“高”的另一方面體現在康輝新材的產能儲備上。根據資料,2023年將是康輝新材的產能集中投放期:大連長興島基地45萬噸可降解塑料項目目前正有序投產中;蘇州汾湖年產80萬噸功能性薄膜、功能性塑料項目已于2023年一季度逐步投產;2023年5月31日,年產4.4億平方米超強鋰電池隔膜項目首套生產線于營口全線貫通,公司正式進入鋰電池薄膜領域。
不僅如此,康輝新材的南通廠區正穩步推進建設,預計2024年一季度逐步投產。隨著在建產能的全面投產,康輝新材的業績將進一步得到釋放,公司預計未來年銷售收入將突破100億元。天風證券分析稱,隨著上述產能陸續投放,康輝新材“成長空間廣闊”。
廣闊的成長空間為康輝新材帶來了眺望并抵達更遠處的機會。根據高工鋰電數據,2022年,中國鋰電隔膜出貨量達到124億平,同比增長59%;高工鋰電預測,2025年中國鋰電隔膜出貨量有望達330億平方米,2023年至2025年年均增速將達到39%。
天風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瞄向“新經濟、新動能”的鋰電隔膜業務或為康輝新材打開二次成長曲線,公司在新能源相關業務上的布局有望迎來突破。資料顯示,鋰電隔膜是康輝新材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重要一環,規劃基膜產能約34.4億平方米/年。
恒力石化的分拆上市綢繆眼下僅差臨門一腳??递x新材駛入發展快車道后,將給恒力石化帶來的業績貢獻已經引發市場的暢想。而自此處看,將康輝新材這員“虎將”分拆上市背后的思與行,不僅體現了恒力石化求變的決心,更是公司長期恒變后,凝聚的一次向上之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