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縮量震蕩 題材股輪番活躍 半年行情收官之際關注高景氣賽道股
周四,滬深A股呈現縮量震蕩走勢。29日,上證綜指下跌0.22%,報收3182.38點;深證成指下跌0.10%,報收10915.50點;創業板指下跌0.09%,報收2180.06點。29日兩市共成交8650億元,較周三小幅萎縮。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臨近月末、季末、上半年行情收官,投資者整體觀望氣氛較濃,操作上可繼續關注人工智能、機器人、軟件等賽道股的反彈機會。
小盤股活躍度較強
周四,大盤全天呈現窄幅震蕩走勢,受到成交量萎縮影響,中小市值的股票活躍度強于大市值的股票。滬市方面,上證綜指全天振幅為0.53%,在連續兩天收陽后,29日上證綜指小幅收陰。29日滬市成交3406億元,較周三萎縮近200億元。深市方面,深證成指29日下跌0.10%,收出陽十字星。29日,深市成交5244億元,較周三萎縮37億元。盡管股指波動不大,但個股依然保持較強活躍度。主板方面,兩市漲停個股接近50只;創業板29日有6只個股漲停。
板塊方面,礦物制品、通信設備、通用機械位居漲幅前三位;跌幅方面,倉儲物流、酒店餐飲、運輸服務、房地產、釀酒、旅游跌幅居前。從概念股表現來看,減速器、機器視覺、機器人、蘋果概念漲幅居前,其中,機器人視覺板塊漲幅超過3%。滬深300指數29日下跌0.49%,走勢偏弱。個股方面,邁為股份、立訊精密、中興通訊漲幅超過6%;順豐控股、浪潮信息、中國衛通跌幅超過4%。
值得一提的是,通信板塊中,中興通訊近期走勢明顯強于大盤,6月以來,該股累計漲幅接近三成。資料顯示,中興通訊從2005年開始研發服務器及存儲產品,目前是業界擁有自主設計、自有工廠生產的服務器廠家。強勁的技術實力使得中興通訊持續拓展市場份額,2022年已進入國內前五份額廠商,服務器與存儲收入增長近80%。在電信領域,公司以第一中標候選人的身份中標包括三大運營商的多個服務器采購標包。
題材股輪番表現
29日,以減速器、機器視覺、機器人為首的題材股表現搶眼,機器視覺板塊更是大漲3.50%。機器視覺概念股中,德恩精工、華研精機漲停,兆龍互連大漲19.21%。
機器視覺行業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被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發揮著識別、測量、定位及檢測功能,但其使用場景主要聚焦在標準化檢測領域,整體呈現出自動化、標準化程度高等特點,但伴隨AI技術發展,機器視覺有望從過去標準化應用場景逐步過渡到非標準化應用場景,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打開。
中泰證券認為,在AI賦能下,機器視覺行業有望迎來空前發展機會。根據GGII數據,國內機器視覺市場規模有望從2021年138億元增長至2025年349億元。AI背景下,SAM模型應用不斷拓展。近日Meta發布SAM模型是機器視覺領域的底層突破性技術,極大降低了圖像處理門檻,有望更好推動機器視覺在下游各場景領域的應用。
雖然國內機器視覺行業起步較晚,但經過多年發展,目前也已陸續涌現出優秀的機器視覺廠商,逐步實現進口替代。如以光源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已逐步實現國產替代,且正往高端化趨勢發展;3D視覺傳感器正不斷探索潛在的細分領域應用,尋找潛在的增長爆點;而軟件算法亦伴隨AI技術發展不斷升級更新。伴隨以SAM模型為代表的AI技術發展,軟件算法門檻有望極大降低,因此更應該關注具備核心技術能力的零部件供應商。
中泰證券建議投資者關注核心零部件龍頭供應商,如奧普特、奧比中光;國內機器視覺解決方案龍頭企業,包括凌云光、海康機器人;機器視覺檢測設備領先供應商,如天準科技、矩子科技。
耐心等待上半年行情收官
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臨近月末、季末、上半年行情收官,投資者整體觀望氣氛較濃,操作上可繼續關注人工智能、機器人、軟件等賽道股反彈機會。
銀河證券認為,6月銀行存款利率、逆回購利率、MLF利率先后下調,市場對國內穩增長政策的預期升溫,預計股指未來以震蕩上行為主。當前寬松貨幣政策已開啟,可適當增加債券資產配置權重。在風險偏好下降、避險情緒上升背景下,黃金等貴金屬具備配置價值。
中信證券表示,6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對人形機器人等細分產業的發展制定了目標和行動細則。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已經出臺多項支持機器人行業發展的政策,行業政策紅利期延續,今年機器人行業將迎來整體性機會。
中信建投表示,隨著國產、進口游戲版號恢復發放,游戲行業景氣度有望逐步回升。騰訊、網易等頭部廠商的重點游戲獲批,例如《寶可夢大集結》《無畏契約》《逆水寒》。未來常態化版號發行情況下,游戲行業的供給重新恢復意味著游戲公司商業化增量,這對應游戲廣告的投放需求將顯著回升,預計游戲行業的景氣度將逐步回升。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