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資金連續7日加倉 滬指“V”型反彈收復3300點
5月15日,滬指早盤一度跌超1%,午后“中特估”概念股大漲,帶領指數“V”型反彈。創業板指則在頂住蹺蹺板效應徘徊后同步走升。全天近3500只個股上漲,賺錢效應提升,市場成交額也有效放大至9300多億元。北向資金凈流入40.85億元,連續7個交易日加倉。業內分析認為,后市需要密切關注指數反彈后的量能跟進情況,重點關注創業板指反彈的機會。
“中特估”概念股帶領指數反攻
近半個月以來,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自18萬元噸價開啟反彈后持續上漲,4月27日至5月12日間的10個交易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實現十連漲,漲幅近40%。15日,鋰礦、鋰電等板塊大漲。盛新鋰能、天齊鋰業、中礦資源、永興材料等個股紛紛漲停,天華新能漲近12%。其余新能源方向也出現底部跡象,晶澳科技、鈞達股份漲停,陽光電源升超7%,寧德時代尾盤跳水一度跌逾1%,收盤勉強翻紅。
15日午后,以保險板塊為代表的“中特估”概念股爆發,帶來滬指“V”型反彈。中國人壽沖擊漲停,收盤漲逾9%,中國太保漲6%。中船系成為另一大驅動引擎,中船漢光20cm封板,中國船舶、中船防務直拉漲停,中船應急升超12%。此外,疊加AI的中國科傳漲停,中國重工沖板,中國海油、中國移動等早盤大跌權重集體翻紅走高。
而前期熱炒的文化傳媒板塊15日跌幅最大,中文在線重挫11%,凱撒文化、新華網等跌停,引力傳媒、掌閱科技、奧飛娛樂、天舟文化等個股跌幅均超8%。CPO概念全天多次巨震,上周五獲五機構追高的聯特科技再度20cm封板,年內漲幅逼近目前冠軍劍橋科技,劍橋科技15日漲逾3%。
總體看,15日A股賺錢效應回升,近3500只個股上漲,39只漲停。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1.17%,報3310.74點;深證成指漲1.57%,創業板指漲2.11%。A股全天成交9383億元,午后反彈之路上伴隨有效放量。北向資金午后加速進場,全天凈買入40.85億元,連續7個交易日加倉。其中,滬股通凈買入15.02億元,深股通凈買入25.83億元。
關注創業板指反彈的機會
“上證指數在連續收出四連陰后,周一探底回升收陽。短期來看,上證3418點下來的第一段的下跌完成,目前看有針對3418點的b浪反彈動作,反彈看上證3348點后市能否突破。短期周二盤中如果先回撤,注意上證3265點支撐力度即可;但是中長期來看,調整依然沒有結束。創業板指數目前所處位置與上證指數不同,整體位置還是比較低的,所以,后期依然重點關注創業板指反彈的機會。”源達投資顧問王玉倩15日盤后從技術面上分析稱。
操作策略上,王玉倩認為,由于上證指數是調整中的反彈,所以操作上一定要控制倉位,不要在這個位置把倉位放大。方向上,即便主板保險等大金融板塊下午表現帶動主板反彈,但是對于這些板塊依然不建議關注,上方空間不大。而新能源板塊在上周五短暫整理之后15日再度集體上攻,新能源板塊后市可以重點關注操作,畢竟還是處于超跌位置且業績表現優異,但策略上要做好倉位控制,多一份觀察,保持理性。
民生證券A股策略周報認為,從短期來看,“中特估+紅利”的邏輯將重于通脹邏輯:資源類企業(煤炭、油),交通運輸(港口、公路、油運、干散),銀行(四大行),重資產國企(煉廠、電力、建筑);有色板塊因為對于中國的復蘇預期回歸現實出現了大幅調整,反而會為未來交易海外滯脹留下更好的布局空間。此外,場景消費展現出較為強勁的基本面,推薦中低端消費、縣域消費;參考2021年強周期行情結束后的市場特征,以“寧組合”為代表的賽道板塊仍有反彈空間。
記者 陳慧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