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主導互聯網新時代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發布關于 《推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到,到2025年底,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取得顯著成效。在基于 IPv6和“IPv6+”的新型網絡體系、算力網絡、確定性網絡、網絡內生安全和綠色節能等創新領域取得顯著突破。
業內人士表示,2023年是“IPv6流量提升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最后一年,第三方IDC、CDN及云計算基礎設施IPv6或將加快改造進度,商業企業路由器、交換機、負載均衡、防火墻等IT設備的更新換代需求仍將持續。固網終端側IPv6滲透率仍然較低,受《專項行動計劃》要求影響,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商、終端設備企業將加快存量終端設備IPv6升級改造。
事件驅動 八部門發文推進IPv6應用創新
4月23日,工信部官網發布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交通運輸部、人民銀行、國務院國資委、國家能源局等八部門共同印發 《推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到2025年底,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取得顯著成效,網絡技術創新能力明顯增強,“IPv6+”等創新技術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重點行業“IPv6+”融合應用水平大幅提升。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構建IPv6演進技術體系,打造技術領先優勢,積極推動新型網絡體系、算網融合、真實源地址驗證體系結構(SAVA)等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技術研究。推動IPv6與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融合創新,支持企業加快應用感知網絡、新型IPv6測量等“IPv6+”創新技術在各類網絡環境和業務場景中的應用。
強化IPv6演進創新產業基礎,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水平,鼓勵企業加大網絡設備、安全設備、智能終端等相關產品研發投入,構筑整機設備規模化發展優勢。瞄準網絡處理器、交換芯片、高速串行接口、可編程邏輯器件、專用軟件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充分發揮產業鏈下游用戶企業的需求牽引作用,加強全鏈條協同聯動,補齊產業鏈短板。
此外,加快IPv6基礎設施演進發展,加快骨干網、城域網、5G網絡升級改造,基于分段路由、網絡切片、隨流檢測、應用感知網絡、服務功能鏈(SFC)等技術,提升企業專線、家庭寬帶、移動終端等業務服務能力。鼓勵物聯網平臺、網關、模組等采用IPv6單棧部署,加強基于“IPv6+”的5G承載網研究和試點。強化IPv6在園區網絡中的應用部署,在Wi-Fi6/7網絡中全面使用IPv6技術。
IPv6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ETF(互聯網工作任務組)制定的下一代互聯網協議版本,不僅能夠提供海量的地址資源,還將為網絡能力提升、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提供基礎支撐,是全球公認的下一代互聯網商業應用解決方案。
行業現狀 全球IPv6綜合部署取得新突破
上一代協議IPv4存在地址有限的問題,我國只有3.36億地址,而NAT技術(讓多個內網主機,轉成一個公網IP來連接互聯網)雖然可以暫時解決地址緊缺問題,但該技術會降低網絡性能,物聯網迅速發展使得萬物互聯成為大勢所趨,NAT技術的擴容空間依然有限;此外,IPv4中的ARP、DHCP等必備協議均采用廣播方式,對網絡的性能會有一定消耗。
IPv6相比IPv4具有以下優勢:第一,采用128位的地址空間,總地址數量是2的128次方,理論上可以說地址數量近乎無限;第二,IPv6可以提高網絡性能IPv6不但可以避免NAT造成的性能損耗,另外還精簡了報頭結構,讓數據轉發效率更高;第三,不同于IPv4需要借助DHCP才可以實現終端自動獲取地址,IPv6本身就具備自動配置地址的能力;第四,IPv6原生支持IPsec擴展頭部,可以從各個方面保障數據傳輸的安全。
自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規模部署行動計劃》以來,我國IPv6部署和應用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從基礎設施看,網絡和應用基礎設施IPv6服務能力已全面具備,當前我國IPv6地址數量全球排名第二,占比17.2%,我國IPv6網絡“高速公路”已全面建成;從用戶發展看,根據國家IPv6發展監測平臺數據,截至2023年3月,我國IPv6互聯網活躍用戶數已達7.6億,占互聯網網民總數比為71.08%;Ipv6終端活躍連接數已達16.6億,占全部終端數量的比例為73.90%;從應用普及看,主要網站和互聯網應用的IPv6支持度持續提升,移動網絡IPv6流量占比從無到有,超過50%,其中在網站應用方面,我國Top100移動互聯網應用網站IPv6支持率高達99%,而中央重點新聞媒體網站、金融央企門戶網站的IPv6支持率已達100%。
此外,APNICLabs數據顯示,全球IPv6用戶支持能力水平在近十年內迅速提升。截至2023年4月,全球IPv6用戶支持能力已達到35.29%。其中,亞洲的用戶支持水平位居五大洲首位,達到40.44%。
投資機會 IT設備更新換代需求仍將持續
川財證券表示,IPv6市場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其較于IPv4有著更多的優勢,IPv6產業鏈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從網絡端到端IPv6滲透率看,運營商網絡中無論是接入網、城域網和骨干網等領域,IPv6已經獲得全面支持,后續運營商在IPv6改造方面投入景氣度仍能維持,而第三方IDC、CDN及云計算基礎設施IPv6改造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看好商業企業路由器、交換機、負載均衡、防火墻等IT設備的持續更新換代需求,相關產業鏈相關標的有紫光股份、星網銳捷、深信服等。
申港證券指出,2023年是 “IPv6流量提升三年專項行動計劃 (2021-2023年)”的最后一年,第三方IDC、CDN及云計算基礎設施IPv6或將加快改造進度,商業企業路由器、交換機、負載均衡、防火墻等IT設備的更新換代需求仍將持續。固網終端側IPv6滲透率仍然較低,受《專項行動計劃》要求影響,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商、終端設備企業將加快存量終端設備IPv6升級改造。
相關概念股有星網銳捷 (公司率先推出十萬兆IPv6核心路由交換機)、中興通訊(國內首家獲得IPv6Ready第一階段認證的廠商)、烽火通信(控股78%的子公司武漢烽火網絡的無線視頻監控系統研發項目列入國家下一代互聯網專項,旗下子公司烽火網絡開發成功具有IPv4/IPv6雙協議功能的網絡操作系統平臺,該平臺的路由器順利通過了全球IPv6認證測試)、高鴻股份(公司商城IPv6項目以規模化IPv6商用試點為基礎,在下一代互聯網應用上側重技術方案以及IPv6技術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應用實現)、南威軟件(與清華大學聯合開發IPv6數據安全交換產品)、中國聯通(新建的千兆光網、5G網絡已同步部署IPv6)。
國金證券亦認為,IPv6兼具地址數量無限和安全性高等優勢,隨著物聯網等技術部署帶來的海量連接需求,IPv6升級已經時不我待。目前政策層面強力推動,2017年底國務院印發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5月初工信部印發落實文件,確定了4G、固定網絡、應用等重點任務目標和時間要求,各大運營商和BAT等云和數據中心廠商均須按要求完成,具備IPv6技術實力的網絡設備和安全廠商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