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基石”的珍酒李渡,打了誰的臉?
被業界稱作“白酒教父”的吳向東,旗下酒業資本矩陣即將迎來又一座“里程碑”——4月17日,由其實際控制的珍酒李渡(06979.HK)已開啟全球招股,并將于4月27日正式登陸港股市場,成為該市場的首只白酒股。
一時間,目光匯聚而來。但聚光燈下,珍酒李渡的上市融資前景卻不被看好,還被指是靠資本運作,利用營銷才得以飛速發展,并且公司的一些管理、生產、銷售行為也與其ESG承諾相違背……
以“傳承千年文化,讓每一滴瓊漿化作相聚的美好記憶”為使命的珍酒李渡,上市之路雖然只差臨門一腳,但似乎仍有不少疑問亟待回答。
為何無一家基石投資者入場
招股說明書顯示,珍酒李渡此次IPO計劃發售近4.91億股,每股發行價在10.78港元至12.98港元之間。這意味著,其募資金額將落在53億港元至64億港元區間,或為2023年至今的港股之最。
在沒有啟動“綠鞋機制”(超額配售權)的情況下,珍酒李渡發行后總股本將增加到32.71億股,發行后市值約為352億港元至424億港元,市盈率在30倍至36倍區間。但令市場嘩然的是,如此巨額的發行,竟然沒有引入基石投資者。
基石投資者主要是一些一流的機構投資者、大型企業集團、以及知名富豪或其所屬企業。業內普遍認為,港股大盤股必須要有基石投資者坐鎮,這是對公司基本面和發展前景的肯定,也將給市場帶來極大的信心。
就在4月中旬,同樣沒有被“基石”看上的北森控股(09669.HK),在登陸港交所之后的短短8個交易日股價便“腰斬”。
據多家媒體此前報道,截至4月18日下午3點半,珍酒李渡孖展(即融資交易)資金總計4.04億港元,其中輝立證券孖展額度2.3億港元,占總孖展額的56.9%。
而在普通投資者看來,“基石”的缺席,意味著公司的估值或許高了。市場上質疑的聲音不斷:有投資者直指珍酒李渡就是“又一個北森”。也有人士吐槽,以珍酒李渡的市盈率水平,“為啥不買茅五瀘”?甚至有股民直言“200億估值都嫌貴,誰打誰倒霉”!
成立不足兩年,吳向東竟獲15億分紅?
相較于聲勢浩大的發行動靜,珍酒李渡稍顯“籍籍無名”。Wind數據顯示,這是一家“年輕”的公司,成立時間尚不足兩年。以2021年收入計算,其在中國所有白酒公司中排名第14位,市場份額只有0.8%。
不過,珍酒李渡旗下卻囊括了貴州珍酒、江西李渡酒,以及來自湖南的“湘窖”和“開口笑”等成立已有時日的白酒品牌。特別是“珍酒”,號稱“異地茅臺”。
“年輕”的珍酒李渡發展速度驚人。2020年,公司實現營收23.99億元,到了2021年,這一數字一舉上升至51.02億元。與此同時,凈利潤也由5.2億元,幾乎翻倍至10.32億元。其中,“珍酒”2021年的營收增速達到驚人的159%,遠高于“茅臺”的11.71%。
同樣速度驚人的,還有珍酒李渡的上市周期。從2023年1月13日遞交招股說明書,到3月26日首次聆訊即獲通過,前后不過72天。在港股,平均的上市周期通常需要9個月。
在外界看來,這一方面與珍酒李渡乘上了醬香酒近年來火熱的東風有關,更重要的是,公司背靠吳向東這棵大樹和他背后的“白酒帝國”。“中國優秀企業家”“中國品牌建設十大杰出企業家”“安永企業家獎”“改革開放40年中國酒業風云人物”……在珍酒李渡的官網中,記錄著吳向東的諸多榮耀時刻。
吳向東,金東集團董事會主席,被稱作“‘茅臺’‘五糧液’背后的神秘男人”。吳向東還是“A股酒類流通第一股”華致酒行的實際控制人。除了把華致酒行領入資本市場,他最引以為傲的,當屬曾經一手把“金六福”捧上了上億國人的餐桌。
如今,即將成為“港股白酒第一股”的珍酒李渡或成為吳向東的新寵。而在珍酒李渡上市前,公司不忘“犒勞”吳向東。據媒體報道,2021年,珍酒李渡宣派股息18.86億元,按照股權架構,吳向東一個人就可分得15.3億元。當年公司的賬面現金僅有15.45億元。
欠繳社保,廣告與環保曾違法:打臉ESG宣言
除了舍得大手筆分紅,珍酒李渡在營銷上也頗有心得。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2020年至2022年的廣告開支分別為2.42億元、6.69億元、6.66億元。三年時間,其在廣告上的累計投入高達15.77億元,超過了2020年、2021年的凈利潤之和。
相比在營銷上的大手筆,公司卻曾欠繳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款項。招股說明書顯示,珍酒李渡在2020年至2022年前9個月期間,累計欠繳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款項共計約為2840萬元。
而監管部門的一紙行政處罰又暴露出公司廣告宣傳曾存在的違法行徑。2020年1月20日,遵義市匯川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對貴州珍酒開出了20萬元的行政處罰罰單,處罰依據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規定的“發布有本法第九條、第十條規定的禁止情形的廣告”。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九條規定,廣告不得有“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損害國家的尊嚴或者利益,泄露國家秘密;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含有淫穢、色情、賭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內容;含有民族、種族、宗教、性別歧視的內容;妨礙環境、自然資源或者文化遺產保護”等情形。而第十條規定,廣告不得“損害未成年人和殘疾人的身心健康”。
除了公司廣告宣傳曾違法之外,珍酒李渡曾因環保問題受到處罰。企查查數據顯示,2017年5月21日,貴州珍酒釀酒有限公司因違反《貴州省環境保護條例》第四十三條第一款,被遵義市環境保護局處以“責令立即改正環境違法行為,健全脫硫除塵設施運行臺賬記錄,并罰款1萬元”的處罰。
觸碰環保紅線、違反廣告法、欠繳員工社保的行為,不僅與公司官網所寫“釀造源于自然、回饋自然的良心好酒,開啟人類的幸福時刻,守護共同的美好家園”的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愿景格格不入,也令吳向東在2022年舉辦的中國醬酒消費趨勢論壇上,那番“企業ESG社會責任非常重要,如果我們這個行業都像‘茅臺’、像‘珍酒’,不斷做一些讓消費者覺得你做得很好的事情,一定會讓消費者感動,會擴大我們的消費”發言,黯然失色。
公司一內部人士則爆料,“珍酒李渡還存在動銷不足、價格倒掛的現象。”而公司明面上主打高端,實則以中低端酒銷售為主,加之營銷投入較大,令其毛利率長期在低位運行,在營收水平相當的酒企中排名倒數。
經銷模式收入占比超過88%的珍酒李渡要如何撫平經銷商的心?在競爭愈發激烈,產品向高端化集中、資源向頭部企業傾斜的白酒市場,其發展前景是否會蒙塵?上市融資擴產能否助力營收規模再上臺階?這些問題的答案或將隨著珍酒李渡在港上市一一被揭曉。《大眾證券報》將持續關注。
(蘇城)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