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環保:“產業發展+資本”雙輪驅動
中電環保(300172)是一家圍繞水務、固危廢、煙氣治理等開展業務的公司,多年來憑借技術積累和核心技術,在行業深耕二十余年,完成了眾多大型優質工程。19日,《大眾證券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參加了公司2022年度股東大會,并在會上與公司高管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成本優勢成就良好質地
中電環保主要從事工業水處理、城鎮污水及水環境治理、固危廢、污泥耦合、土壤修復及餐廚垃圾處理等業務,公司核電水處理、電力水處理等大工業水領域的市場占有率位于國內行業前列,客戶涵蓋電力、石化、冶金、煤化工、煤礦等國家重點工業企業。
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收10.23億元,同比增加17.04%;凈利潤約7624.57萬元,同比減少28.45%;基本每股收益0.11元。這是公司繼2021年凈利下滑四成后再度出現業績下滑。
“業績下滑主要是計提了4208萬元的商譽減值準備金,這筆費用多年來一直沒有分批處理,現在一次性計提掉也是為了日后‘輕裝上陣’。”公司董秘張維解釋道,“剔除商譽減值因素,公司實際凈利潤1.1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1.05%。”
2022年度,公司研發費用共計4628.5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31%,其中,材料成本作為直接投入,費用達2111.94萬元、試驗費用148.25萬元,較上年均有所增加。
“公司不認為研發是成本,技術上的投入終將會轉化為業績。”公司董事長王政福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司成立至今始終堅持技術積累,在技術路線存在優勢,質地才會更加優質。”
股價表現受多因素影響
隨著年報的披露,3月27日起,公司股價應聲走低,市場信心嚴重不足,截至19日收盤,17個交易日內10跌5漲,股價累計下跌9.53%。而近年來環保板塊的市場表現普遍低迷,公司股價何時才能體現成長性?
對于市場對股價的疑惑,王政福表示:“決定股價的因素有很多。大環境方面,環保行業前些年受到PPP的影響,PE普遍較低。另一方面,公司之間差異化顯著,中電環保具備核心競爭力,風格偏向穩健,業務主要為大型工業水處理,具備科技門檻,不同于市政水處理業務,因此也不會有大起大落。”
此外,對于公司質地,王政福表示,公司客戶主要以大型國企為主,雖然近年來因為經濟形勢原因,不少賬目賬齡較長,但風險較小,只是時間問題,總體來說是比較優良的商業模式。
“股價表現主要受行業低迷、公司差異化管理理念、市場行為幾個因素影響。”王政福在會上表示,“相信未來隨著國家加大實體經濟的投入,公司的價值也將得到正面體現。公司堅持‘產業發展+資本’雙輪驅動,也在不斷尋求優質項目尋求合作,力爭運用好資本工具。”
新能源行業有望成為利潤增長點
在新能源產業大熱的背景下,除了圍繞原有的電力、石化、冶金、煤化工行業開展業務,中電環保也將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新材料、PCB精密制造等新型大工業水處理領域的環保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發揮膜應用技術優勢,進行全膜法及納濾膜應用的研發及跨界拓展,實現了包括鹽湖提鋰、磷酸鐵鋰等業務的新技術、新工藝研發及產業化推廣。
“除了原有的大工業環保項目,利潤水平較高的新能源行業有望在未來給公司帶來較好的利潤增長點。”張維在會后的交流環節向記者透露,“不過公司主要還是以項目為主,未必跟風上馬投建工廠跨界發展。”
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