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收入首度下滑 新寶股份“代工廠”的頭銜還要頂多久?
新寶股份(002705)坐落于“家電之鄉”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這家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的企業,以替海外品牌代工起家,逐漸成長為全球小家電“代工之王”。
但在2022年,主營業務以出口為主的新寶股份遭遇了上市以來海外收入的首度下滑。二級市場上,在券商幾乎一致看好下,公司股價(前復權)卻經歷了兩年多的一路下跌,自高點處已經“腰斬”。
對于小家電代工“隱形冠軍”新寶股份來說,擁抱自主品牌,扔掉“代工廠”頭銜之路任重而道遠。
股價“腰斬”,券商竟看走了眼?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開年以來,有11家券商研報給予新寶股份“買入”評級,另有1家“推薦”,1家“強烈推薦”,還有2家表示可以“增持”。新寶股份成為這些機構眼中的香餑餑。
“內銷疫情影響減退,外銷客戶回補庫存,看好2023年收入改善、盈利提升?!遍_元證券對新寶股份未來業績表現不吝贊美。德邦證券則指出,新寶股份的盈利能力正在“步入修復通道”。天風證券同樣看好新寶股份未來的發展,其認為:“后續隨著海外去庫存進入尾聲,公司業務有望逐步企穩?!?/p>
從行業地位來說,新寶股份確實不遑多讓,其是國內小家電代工領域的“隱形冠軍”。外界聲音認為,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新寶股份“形成了較強的規模優勢,培養了產品策劃、工業設計、技術創新、快速量產等服務能力,形成了較強的產品綜合競爭優勢。”
2021年,新寶股份總營收已經突破149億元。雖然其預計2022年總營收將降至137億元左右,但歸母凈利潤卻不降反增,同比提高20.97%。
但是,券商的一致看好、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卻沒能換來投資者的青睞。
二級市場上,2023年首個交易日至今,新寶股份的股價區間漲幅僅有3.06%。時間再向前推兩年,2021年1月22日,新寶股份股價摸至56.14元/股的高位后,轉身步入下降通道,534個交易日內跌幅近70%。
股價一路向下的背后,是新寶股份的盈利能力在2020年達到“巔峰”后,再難創出新高。2020年,新寶股份以近132億元的營收,拿下超11億元的歸母凈利潤。對比公司2021年、2022年的數據,在營收不及后兩年的情況下,盈利能力卻遙遙領先。
而在新寶股份2020年下半年股價快速拉升的過程中,大股東丟出了減持方案:公司現第二大股東,東菱電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東菱”)彼時表示,計劃以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不超過2000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5%,不超過其持有公司總股份數的9.81%。
2021年1月29日,就在新寶股份股價摸至高點后不久,公司發布公告表示,香港東菱減持計劃已經全部實施完畢。Wind數據顯示,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間,香港東菱減持金額參考市值或超過8億元。
努力轉型的“代工廠”
新寶股份能把小家電代工業務做至如此,實屬不易。
2021年,新寶股份主要由代工貢獻收入的海外業務實現營收超過116億元,創出歷史新高。而更加引發市場關注的是,公司的內銷業務收入逼近33億元,同樣取得突破。發力自主品牌,正成為新寶股份這家“代工廠”眼下高度重視的發展規劃之一。新寶股份總裁曾展輝則用“代工廠的品牌夢”來解釋公司的志向所在。
為了把自有品牌的盤子做大,除了自創品牌外,新寶股份還發力外延并購——公司正逐步將合作品牌“摩飛”納至麾下。
2023年3月13日,新寶股份對外宣布,其收到了英國公司注冊處出具的股權轉讓確認書及相關資料,確認完成了收購摩飛消費電器100%股權的轉讓交割。目前,公司已持有摩飛消費電器100%股權。
此前的2022年10月,新寶股份召開董事會決議,擬斥資1.98億美元收購摩飛公司持有的中國商標,以及摩飛公司境外持有的摩飛消費電器100%股權。公司將借助上述交易間接收購摩飛公司境外(除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馬爾代夫、斯里蘭卡和以色列等地區外)持有的國際知識產權等資產。
借此,新寶股份“出口業務將由OEM/ODM模式為主逐步轉變為OEM/ODM出口+品牌運營多業態發展的模式?!惫颈硎鞠M浴澳︼w”為跳板,改變在海外市場的銷售規模。
經過多年的積累,新寶股份也確實做出了一些成績:從2009年推出“東菱”到前兩年風靡一時的“摩飛”,再至乘著咖啡熱潮而起的“百勝圖”,這些在小家電領域風生水起的品牌,其背后站著的都是新寶股份。公開資料顯示,其旗下的自主品牌還包括“歌嵐”“鳴盞”“萊卡”,分別對應個護美容電器、茶電器和凈水器賽道。
根據京東、天貓及抖音跟蹤數據,2022年第四季度,新寶股份旗下“摩飛”“東菱”及“百勝圖”業績增速分別為3%、超30%、超200%。國信證券認為,新寶股份“自有品牌業務依然有較為不錯的增長,其中咖啡機品牌百勝圖增長最為靚麗。”
但想撕下“代工廠”的標簽并不容易。急欲在海外變招的背后,是新寶股份2022年海外營收出現下滑。報告期內,其海外收入約97億元,較2021年同期下降約16%。新寶股份解釋:“主要原因是2022年二季度開始,海外小家電總體需求轉弱。”
雖然公司國內營收在2022年或迎來約21%的同比增長,但眼下,海外依舊是新寶股份營收的主戰場,即便相關收入有所下滑,但占總營收比重仍超七成。2022年,伴隨海外營收減少約19億元,盡管內銷增長約7億元,再創新高,公司總營收的盤子依舊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對此,開元證券指出,在海外高通脹背景下,新寶股份的外銷仍在承壓。
“宅經濟”的潮水能否再創“新寶”?
“內增外減”后,新寶股份似乎迎來了可喜改變——2022年,公司2022年減收卻增利,其歸母凈利潤較2021年增長約1.67億元。
根據業績預告,新寶股份“相繼通過產品調價、技術創新、生產效率提升等降本增效措施”逐步修復了產品的盈利能力。但或許,匯兌損失的大幅減少,才是公司盈利能力得以改善的主因。2022年,新寶股份財務費用中的匯兌損失比上年同期減少約3.08億元。機構也認為,新寶股份2022年的盈利改善“受益于匯率貶值等因素逐步釋放彈性”。
天風證券分析,新寶股份“匯兌損益的變動對于公司凈利潤合計影響約為1.7億元左右”。這與公司的歸母凈利潤的變動幅度幾乎一致。其還提到,在剔除匯兌相關的影響后,新寶股份2022年實際歸母凈利潤約為7.88億元,較2021年剔除后的7.9億元實際是下滑的。
經天風證券計算,新寶股份的2022年凈利率同比提升了0.5個百分點,其表示:“可能是由于原材料價格以及公司內銷占比提升帶來的貢獻?!钡@樣的表現難言出色。長久以來,毛利率不高是像新寶股份這樣的“代工廠”的“心頭病”。截至2021年年底,新寶股份國內、國外的毛利率數據均處在下降通道中。其中,國外的毛利率已經跌至2012年時的水平,國內的毛利率更是回落至2011年同期水平。
更重要的是,占營收大頭的海外毛利率近10年來長期在不到20%的水平運行。此前,營收的不斷增長尚能掩蓋海外毛利率偏低對盈利的影響,如今,伴隨海外營收進入上市以來的低谷期,自有品牌又未到撐起營收大局之時,新寶股份正處于一個尷尬的時期。
對于新寶股份來說,公司急需“新寶”——借新的自有品牌來打開營收局面。只是,“摩飛”的成功并不容易復制。公司在財報中多次提到,希望把“摩飛”“爆款產品+內容營銷”的打法拓展到其他自主品牌業務中。但結果并不理想。2021年時,“東菱”在國內實現營收2.4億元左右,較2020年同期下降約21%。
新寶股份在接待投資者調研時,曾反思過“東菱”的表現,認為“產品過于集中在廚房電器領域,而且創新主要集中在三級類目的內部差異化部分”制約了“東菱”整個品類的規模。
而“摩飛”的增速是否會放緩,也成為新寶股份接下來需要面臨的另一挑戰。2020年疫情期間,“宅經濟”讓小家電受到消費者追捧。彼時,憑借小紅書、抖音等興趣社交平臺,走“小而美”路線的“摩飛”借助爆款產品成為“網紅”。
然而,“宅經濟”的紅利能否延續則被打上問號。2023年開春以來,曾經火爆一時的“露營熱”就在全國各地全面遇冷。而直接受益“宅經濟”的小家電企業也在面臨注冊量銳減的局面。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小家電相關企業的注冊量已經降至近10年來的新低,僅有0.55萬家。2021年則為2.14萬家。
重重壓力下,海外營收下滑后的新寶股份能否等來自有品牌的“新寶”?
記者 陳陟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