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催化中藥板塊逆勢上漲
16日,A股普跌,逾4300只個股下跌,三大指數收盤均下跌1%以上。而中藥板塊卻逆勢上漲了1.69%,并且在近日大盤徘徊不前時穩步上行,近5日累計上漲6.46%,年初至今漲幅已高達23.04%。業內認為,在政策、業績、改革等多重因素的催化下,中藥板塊的估值提升行情或有望持續。
政策持續發力
近期,對于中醫藥發展的支持政策持續發力。2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統籌部署了八項重點工程,安排了26個建設項目,進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間對中醫藥發展的支持力度,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
“本次方案多點發力,切實促進中醫藥產業的振興發展,在促進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傳承創新、文化輸出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關注中藥創新研發能力強勁的企業、營銷網絡健全的中藥品牌龍頭,以及在中醫藥關鍵裝備等細分領域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國信證券分析指出。
盈利趨勢向上
華泰證券認為,2023年將是中藥板塊相對優勢與絕對優勢盡顯之年,相對層面中藥板塊業績確定性高、政策不確定性低,絕對層面疫后補庫存、康復需求、診療復蘇需求為2023年尤其一季度帶來強勁需求,而中藥創新藥估值重塑、基藥目錄增補、國企改革浪潮則有望不斷貢獻EPS與PE的向上彈性。
受益于疫后補庫存(合理庫存2—3個月)與康復需求(咳嗽、心悸、失眠、抑郁等),華泰證券預計今年一季度中藥板塊收入利潤增速有望再創新高,合同負債與現金流等指標亦將保持強勁勢頭,全年維度,流感、新冠變異株對感冒藥的需求、康復過程中的長期用藥需求、壓抑三年的診療需求復蘇有望推動2023年行業盈利趨勢向上。
國企改革催化
近期,國資委對央企“一利五率”經營指標考核體系的調整,無疑提升了市場對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關注度。
“最初投資者關注中藥板塊更多看到的是低估值,而近期良好的股價表現,已經超越了低估的范疇,核心原因在于中藥國企在股權激勵、混改等系列治理改善舉措之下,未來或會迎來持續超預期的利潤釋放。”華創證券分析認為。
據統計,A股中藥上市公司(市值超20億元)的實際控制人屬性為國資委或地方國資委的共有18家,其中出臺股權激勵的公司有8家,未來業績增長指引清晰,提速確定性增強。華創證券預計,未來隨著三年國企改革順利收官,中藥相關企業體制增效,經營活力將持續釋放。 記者 陳慧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