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證50指數15日止跌回升 工業及信息技術板塊展現抗跌性
15日,北證50指數結束連續三個交易日的下探,上漲0.22%,收于971.82點,今年以來上漲3.16%。雖然指數仍未能回到基準點,但業內觀點認為,伴隨新股破發問題得到改善后,市場情緒回溫,未來流動性有望進一步提升。同時,北證50成分股的調整將帶來新的個股配置需求,入選成分股有望隨配置需求上升迎來估值修復。
德源藥業今年以來漲幅翻番
2月1日,北證50指數在沖上了1079.71點的高位后開始下挫,截至15日,31個交易日內共計走出7個上漲、24個下跌的行情,累計跌幅8.58%。15日,指數結束連續三個交易日的下探,上漲0.22%,收于971.82點。當日成交額7.52億元,成交量6506萬,27只個股上漲,14只下跌。
北證181只個股中,99只上漲,58只下跌。其中,德源藥業上漲9.04%,科潤智控、康普化學、同惠電子、利通科技分別上漲3.88%、2.67%、2.47%、1.89%。
雖然指數不盡樂觀,但仍有不少股票逆勢上揚,表現可圈可點。《大眾證券報》記者通過Wind梳理發現,2月1日以來,共計14只股票維持了漲勢。除了身居今年以來的漲幅之冠,德源藥業自2月1日以來累計漲幅亦達74.87%,也成為北證A股最抗跌的股票。此外,曙光數創、康普化學、艾能聚、同惠電子、昆工科技及禾昌聚合累計漲幅均超10%。
今年以來,德源藥業累計漲幅已達107.34%,位列北交所股票年度漲幅冠軍,曙光數創、昆工科技、康普化學、利通科技今年以來累計分別上漲40.76%、36.31%、34.70%及28.18%。
行業來看,2月以來抗跌的14只個股中,除德源藥業為醫療保健行業外,艾能聚、同惠電子、科達自控、朗鴻科技、海希通訊5只個股均為信息技術行業,曙光數創、優機股份、蘇軸股份、常輔股份為工業企業,康普化學、昆工科技、禾昌聚合為材料行業。而在年度漲幅排行榜中,工業成為最強板塊,共計36只個股上漲,信息技術緊隨其后,共有34只個股上漲,材料行業則以22只個股上漲位列第三。
低估值專精特新企業有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此前披露的北證50成份指數編制方案,3月13日,北交所和中證指數對北證50樣本股及備選名單進行定期調整已正式生效。此次調整中,惠豐鉆石、恒進感應、奧迪威、海泰新能和邦德股份5家公司被新調入樣本股,同輝信息、拾比佰、同心傳動、大地電氣和漢鑫科技5家公司被調出。
對于北交所今春走出的行情,西南證券研究員劉言認為,2023年春季策略大致可圍繞兩條主線展開。
基本面來看,2022年以來,北交所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市場容量持續擴充,各項基本制度得以完善,疫情下業績逆勢增長。2023年以來,北交所板塊持續吸納優質企業,兩融、做市業務等政策利好落地,指數基金、主題基金產品持續進場,新股破發問題得到改善后,市場情緒回溫,未來流動性有望進一步提升。同時,北證50成分股的調整將帶來新的個股配置需求,入選成分股有望隨配置需求上升迎來估值修復。
北交所是培育專精特新中小型企業的主要陣地,截至2023年2月28日,板塊共計7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占比超40%,其中,大多數企業位于各細分領域稀缺賽道,具備技術壁壘高、行業增速快、下游需求旺盛、客戶資源優渥等特質,且有迫切的融資及擴產需求。2023年,北交所板塊將迎來募投項目投產爆發期。
劉言認為,在中小市值企業2022年低業績基數的背景下,疊加優質標的募投項目逐步投產,將推動板塊駛入業績高速增長快車道,低估值專精特新企業將迎來投資機會。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