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建設有望提速 中國衛通股價今年以來上漲近四成
受到利好消息刺激,通信板塊6日表現搶眼,6G概念股整體漲幅達4.44%。近來,隨著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股價不斷創出新高,通信類個股走勢明顯強于大盤,而中國衛通(601698)3月以來漲幅已接近40%。
周一,中國衛通早盤高開1.65%,開盤后在資金推動下股價震蕩走高并沖至漲停,盡管此后漲停板被多次打開,但多方力量明顯占據上風。截至收盤,該股報收18.72元/股,漲幅9.99%,換手3.32%,成交額24.4億元。
資料顯示,中國衛通是我國唯一擁有自主可控通信衛星資源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公司擁有優質的高軌民商用通信廣播衛星,其中中星16號、中星19號和中星26號三顆高通量衛星可為我國及周邊地區和水域、東亞、東南亞、南亞部分地區、太平洋和印度洋等部分區域的航空、航海、應急、能源、林草等行業及普遍服務用戶提供高速的衛星互聯網接入服務。
消息面上,工信部部長金壯龍在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表示,我國已經建成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網絡,5G方面已經名列世界前列。5G移動手機用戶已超過5.75億戶,今年將新建開通5G基站60萬個,總數將超過290萬個。我國的6G推進工作組已經在開展工作,要加強國際合作,加快6G的研發。
民生證券表示,“衛星互聯網”就是“6G”。從網絡架構上看,6G網絡架構相較于此前技術體系,最深刻的變革之一在于從傳統的地面接入向空天地海全方位多維度接入的轉變。短期來看,前端衛星生產制造環節將有望依托衛星發射進程提速率先受益,從中長期維度看,隨著技術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下游衛星互聯網應用側相關環節將迎來黃金發展階段。
記者注意到,2023年年初,中國衛通已向國航B-737機型交付首個機載衛星通信終端,標志著國航B-737型Ka航空互聯網飛機進入改裝取證階段。中國民航局發布的《加快推進空中接入互聯網工作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中提及,計劃2022年全機隊接入空中互聯網,過去兩年受疫情影響,進度有所耽誤,但根據中國商飛預測,到2040年,中國的機隊規模將達到9957架,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機載互聯網市場。
長城證券認為,隨著我國首顆超百Gbps容量的高通量衛星“中星26號”日前成功發射,利好中國衛通長期發展。作為亞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衛星運營商,公司擁有優質的通信廣播衛星資源。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運營管理著14顆商用通信廣播衛星,擁有的衛星轉發器資源涵蓋C頻段、Ku頻段以及Ka頻段等。根據公司官網披露,公司正在構建衛星運營服務、行業系統集成、綜合信息服務三大主業協同發展格局。預計公司2022年-2024年EPS分別為0.17元、0.20元、0.23元,首次給與“增持”的投資評級。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