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A股“開門紅” 滬指放量突破3310點創年內新高
3月份首個交易日,A股迎來“開門紅”,滬指放量漲1%,突破3310點創年內新高,深成指、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紛紛上漲。量能放大至9100多億元,北向資金也結束連續5日減倉態勢,大幅凈買入70億元。港股漲勢1日更為迅猛,恒生指數漲4.21%報20619.71點,扭轉此前六連跌勢頭,恒生科技指數大漲6.64%。
業內分析認為,后續權重若能震蕩走強將利于指數空間的拓展,建議關注政策發力方向及高景氣板塊的投資機會。
賺錢效應好轉 北向資金加倉
1日,A股市場情緒及賺錢效應明顯好轉,超3400只個股上漲,漲停個股達44只。數字經濟方向個股受政策面影響,漲停潮涌。三大運營商在中字頭加持下一飛沖天,中國聯通漲停,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云計算、CPO、數字政府、算力芯片等衍生題材亦出現強勁買盤,用友網絡漲停,浪潮信息午后炸板但尾盤回封,熙菱信息20cm漲停,易華錄、安碩信息升超10%。
權重股表現不俗為題材唱戲提供良好氛圍。白酒、基建、金融齊升,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均漲逾1%,中國平安漲近4%,招商銀行漲超2%。大基建方面,中國電建放量大漲6%,中國交建升4%。新能源明顯遭冷落,光伏、TOPCON電池、電源設備等板塊跌幅居前,禾邁股份跌超6%,固德威跌逾5%,陽光電源跌超3%。醫藥股整體回調,興齊眼藥跌近9%,普瑞眼科跌近4%。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1%,報3312.35點,深證成指漲1.11%,創業板指漲0.61%。量能放大,1日A股全天成交9198.2億元,較上日7576億元放量1600多億元。北向資金也結束連續5日減倉態勢,大幅凈買入70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42.05億元,深股通凈買入28.05億元。
港股漲勢1日更為迅猛,恒生指數漲4.21%,報20619.71點,扭轉此前六連跌勢頭;恒生科技指數漲6.64%,報4185.62點,恒生國企指數漲5.06%,報6914.3點。恒生行業指數全線上漲,科技、醫藥、大消費、地產漲幅居前,龍湖集團漲近10%,領漲藍籌,舜宇光學科技、碧桂園服務漲近9%,網易、碧桂園、華潤啤酒漲超8%,騰訊漲超7%。
權重走強將利于指數空間的拓展
對于1日A股指數的表現,源達投資顧問王玉倩從技術上分析稱,上證指數重回均線系統之上,而且成交量較周二也明顯放大,突出資金參與的積極性。不過,預計接下來還會考驗箱體上沿的突破力度,畢竟從之前突破平臺整理走勢看,往往會有個回踩的動作。因此,短期需重視這個位置的夯實情況。另外,權重表現也比較給力,上證50、滬深300均是一陽穿多線,后續權重若能震蕩走強也將利于指數空間的拓展。
光大證券看好市場后續表現,其認為春季躁動仍有望持續。隨著疫情感染人數高峰的結束,我國經濟復蘇的確定性較高,除了消費之外,地產鏈可能也將有逐步的復蘇,經濟與盈利也將隨之修復。隨著企業盈利的修復逐步得到驗證,市場將會迎來中期震蕩上行的區間。
東莞證券也認為,隨著兩會臨近釋放政策新風,增量政策出臺的預期不斷升溫,經濟加快修復,市場參與主體的信心不斷回升等積極因素影響下,市場有望延續企穩修復勢頭,關注量能變化以及板塊輪動。
關注政策發力及高景氣板塊機會
操作策略上,王玉倩認為,周三市場情緒明顯提升,以數字經濟為首的細分領域也呈現出攜手上攻,帶動市場賺錢效應的回升;策略上建議保持樂觀的同時可順勢而為,但還是要注重節奏的把握,謹慎追漲;方向上建議繼續圍繞數字經濟、大基建以及業績線進行挖掘。
“近期行業輪動速度較快,如果選擇參與輪動,可以考慮關注強政策預期及景氣預期回升兩個方向。強政策預期方面,數字經濟、軍工、新能源以及消費等行業值得關注;景氣預期回升明顯的行業方面,建議關注農林牧漁、汽車、社會服務及國防軍工。”光大證券表示,如果選擇布局未來的主線,建議關注醫藥消費。由于相對景氣可能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參考海外疫情防控優化之后的行業表現,2023年的消費醫藥板塊將值得重點關注,并成為未來核心主線。
東莞證券也建議關注政策發力方向以及高景氣板塊機會,建議關注建筑裝飾、食品飲料、基礎化工、TMT、煤炭、家電、醫藥和機械設備等板塊。
記者 陳慧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