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發展潛力依舊巨大—— 新能源汽車股21日全線飄紅
21日,新能源汽車板塊大漲2.94%,漲幅位列各大行業板塊前列。其中,江淮汽車、宇通客車、長城汽車股價分別大漲7.97%、6.17%、4.69%。市場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潛力依舊巨大,不僅成為推進“雙碳”戰略的重要抓手,也助力中國搶占全球產業競爭新高地。
新能源汽車股全線上漲
盤面顯示,16只新能源汽車股21日“全線飄紅”,漲幅區間為0.71%至7.97%不等。去年以來,新能源板塊經歷了從電動車、光伏風電到儲能充電樁的輪轉,電動車性價比提升。
今年2月份的前兩周,新能源車市場零售11.4萬輛,同比增長106%,環比下降18%。2023年以來,新能源車市場累計零售44.5萬輛,同比增長9%;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13.9萬輛,同比增長46%,環比下降2%。總體來看,2023年以來新能源車累計批發52.7萬輛,同比增長3%。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歐洲已經正式通過《2035年歐洲新售燃油轎車和小貨車零排放協議》,提高2030年燃油轎車較2021年減排目標至55%,加速歐洲市場汽車電動化進程。美國出臺政策刺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以帶動新能源汽車需求,美國或成為近年增速最快市場。
中長期來看,東方證券分析師盧日鑫認為:“隨著電動車型的增加與優化、購置與用車成本持續下降,燃油車、加油站只會成為過去式。目前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僅10%,歐美現狀類似于中國2014年、2015年起步階段,全球到2030年空間廣闊。”
新能源汽車需求或超預期
個股方面,2月10日,比亞迪秦PlusDM-i2023冠軍版上市,開啟油電同價新時代。該版本有5款細分車型(含55KM和120KM兩種續航版本),官方指導價9.98萬元-14.58萬元,比亞迪DM-i車型首次價格下探至10萬元以內。信達證券分析師陸嘉敏認為,比亞迪降維打擊合資油車,表明了比亞迪將顛覆燃油進行到底的決心。
申港證券分析師曹旭特認為,在特斯拉和比亞迪的帶領下,眾多車企陸續加入價格戰以推動銷量上漲,混動車代替燃油車趨勢明顯,新能源汽車需求有望超預期。在國內外政策刺激以及車企以價換量的大背景下,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趨勢愈加清晰,消費者購買習慣改變,繼續對新能源汽車產銷保持樂觀態度,預計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950萬輛,同比增長近40%,滲透率有望達到35%。
“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出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部分市場需求。隨著新勢力車企陸續降價,以及多地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政策,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實現同環比較大幅度增長。”展望全年,東莞證券分析師黃秀瑜認為,“疫后國內經濟復蘇強預期,購買力恢復和出行增加將有利于新能源車需求增長。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增速雖放緩,但仍將實現快速增長。當前在產業鏈競爭加劇態勢下建議尋找結構性機會,關注競爭力較強、盈利有望改善的產業鏈中下游環節標的。”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