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資金凈流入減少 A股市場仍以區間震蕩為主
近段時間,A股市場仍處于震蕩向上的行情。有券商認為,從中長期趨勢來看,觀察國內宏觀經濟修復狀況,A股市場上市公司業績修復情況,以及資金面的表現。也有券商建議,關注經濟復蘇板塊,如果市場繼續下跌將是布局良機。
萬聯證券:
成長風格依舊占優
海外方面,美國通脹預期放緩,市場樂觀情緒回歸。長期通脹預期穩定,美聯儲主席在接受采訪中表示,美國通脹正處于降溫通道中。歐央行執委施納貝爾表示,歐央行的首要任務是抗擊通脹,歐元區將會繼續處于加息周期中。
國內方面,通脹數據公布,CPI同比上漲2.1%,漲幅較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顯示在春節效應影響下,國內消費恢復勢頭向好,市場信心有望得到提振。PPI同比下降0.8%,降幅較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金融數據方面,1月社融同比增長9.4%,新增社融5.98萬億元,信貸投放量超過市場預期,政策支持力度不減。但社融與M2增速剪刀差擴大,融資內生需求仍需提振。
A股市場方面,科技領域交投火熱,內資配置熱情逐步走高。行業配置方面,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背景下,自主可控和科技成長仍為穩增長主旋律,關注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板塊投資機會;疫后內需復蘇預期下,大基建及地產板塊有望迎來結構性機會。
銀河證券:
A股市場有望迎來政策催化
國內信貸數據超預期,尤其是中長期數據表現亮眼,說明A股上市公司業績上行動能較足,國內經濟修復在加速。A股市場仍處于估值低位,大多寬基指數估值均低于中位線水平,甚至處于20%歷年分位數水平,是較好的機會位置。近期,政策面不斷催化大消費行業及信創安全、人工智能等領域,A股市場有望迎來更多政策催化。
外資連續兩周表現較弱,北向資金凈流入持續減少。內資偏謹慎,從兩融數據可以分析,近期市場情緒偏弱,交易動能不足,大盤指數處于顛簸行情。
在股市下行周期,價值股具有較強防御性,總體風格占優。在股市上行周期,成長風格占優可能性更大。從業績表現分析,業績上行期,成長相對占優;業績下行期,價值相對占優。信貸向好時,成長股大概率先于價值股起勢。因此,預判未來一段時間成長或是主線。結合信貸向好與歷年檢驗,國產替代科技創新將迎來長期發展趨勢,小盤股或是短期主線;大盤股、價值股亦會存在較好交易性機會。
在結構性博弈上,計算機、軟件服務等成長為主的板塊或是資金面的偏愛。國內經濟修復疊加居民消費意愿釋放為行業帶來最強確定性Beta機會,在經歷一段時間波動后,消費板塊盈利大概率延續回升。上游資源品板塊關注結構性機會,可關注有色金屬、鋼鐵等板塊。國家大力發展通信行業,推出一攬子穩增長政策,相關項目投資增加,利好通信板塊表現。同時,由于疫情影響減弱,消費能力增強,對通信的需求增加,政策端疊加需求端,通信行業有望快速成長。
房地產行業基本面向好,政策推動產業發展,房地產成交量有所上升。短期關注受2022年年報預期利好、有政策預期的確定性行業的個股,中長期需持續關注相關行業景氣度。
另外建議關注:一、通信板塊,政策與需求的雙重催化,低估值凸顯其價值;二、房地產板塊,基本面向好,更多利好政策出臺的預期促進消費;三、石油和天然氣,估值有吸引力+基本面穩定;四、工業板塊,看好具有電氣化、能源效率及數字化等結構性機會。
東方證券:
下跌將是布局良機
隨著節后復工的展開,高頻經濟數據有望開始逐漸走高。可以根據高頻數據所展現的趨勢,關注經濟復蘇板塊,如果市場繼續下跌將是布局良機。
上周泛消費板塊的低位板塊,如汽車,已經有所表現,空間和賠率轉為中庸,但調整后,再次進入合適的低吸區間。地產鏈繼續等待需求側刺激政策,目前尚未完全落地,本周有所反彈,但尚有空間。經濟新動能方面,風光儲賽道仍在等待強勁的數據恢復信心。數字經濟板塊稍有調整,仍然按右側對待,不考慮和其他板塊對比的性價比和賠率。平臺經濟是重要的經濟力量,但調整仍然未見到位,上漲需要對經濟復蘇信心擴張或調整充分。其他以內需為主的科技成長板塊有高端制造(機械與半導體)、醫療器械等也保持良好的上漲趨勢。軍工建議關注有資產注入預期的公司。外需占比較高或內外需結合的成長板塊,如風光儲、創新藥。
行業配置上建議關注:一、穩增長行業具備低位,低估值,低持倉的特征,維持看好地產鏈。二、經濟復蘇的預期很高,消費成為重要抓手,消費行業為強預期板塊,回踩反彈后,賠率略中庸,需要更關注高頻數據對預期的變化,看好食品飲料、汽車、醫美和醫療服務板塊。三、經濟新動能方面,繼續按排序看好數字經濟、高端制造、醫療器械、創新藥、平臺經濟、電力和風儲。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