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求強勁 技術儲備在手 貝特瑞營收凈利實現雙增
貝特瑞(835185)近日披露業績快報,受益于全球新能源鋰離子電池的強勁需求,公司2022年度擴大產能,營收凈利實現雙增。
市場需求強勁拉動經營穩步爬坡
貝特瑞主要從事新能源材料的研發與制造,主營業務包括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正極材料及石墨烯材料三大業務板塊。
業績快報顯示,貝特瑞2022年度實現營收256.78億元,同比增長144.76%;凈利潤23.18億元,同比增長60.86%;實現扣非凈利潤16.73億元,同比增長49.36%。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309.76億元,同比增長88.28%;凈資產98.45億元,同比增長28.57%。
對于營收凈利實現雙增的主要原因,貝特瑞表示,報告期內,全球新能源鋰離子電池需求強勁,公司充分把握市場機遇,擴大產能,持續開拓正極、負極材料市場,提升市場份額,實現產銷量同比大幅增加。
從單季度指標來看,貝特瑞2022年度的營收較2021年相比呈現明顯爬坡態勢,去年1-3季度分別實現營收40.79億元、61.22億元、73.67億元,按照業績快報的營收測算,2022年第四季度貝特瑞實現營收81.1億元。凈利潤方面,去年前三季度,貝特瑞分別實現凈利潤4.51億元、4.67億元及4.44億元,按照業績快報的凈利潤測算,公司四季度實現凈利潤9.47億元,刨去出售芳源股份部分股權獲得的投資收益2.12億元,第四季度凈利潤達到7.35億元。
公司此前在接受調研時表示,公司連續石墨化經過一年多運行,目前生產工藝和技術日趨成熟,已實現連續穩定批量化生產。鈉電負極已通過國內部分客戶認證,實現噸級以上訂單,并持續供貨,正在積極導入其他頭部企業,同時提升產能規劃。此外,公司推進海外市場戰略布局,加快推進印尼項目工廠建設,并論證籌劃在FTA區建廠。
技術進步底氣推動產能頻頻擴張
除了已陸續釋放的產能,2022年度,貝特瑞進一步加大了擴張的步伐。
2022年3月,繼總部研究院后,貝特瑞全資子公司江蘇貝特瑞通過CNAS認可,出具的證書或相關報告在簽署互認協議的國家或地區內(英、美、德、澳、日等41個國家或地區55個權威性機構)被認可。
2022年4月,公司“年產4萬噸硅基負極材料項目”開工儀式舉行,進一步奠定公司在高端負極材料市場的領先地位。
2022年5月,貝特瑞與中偉股份簽署了《框架協議》,計劃在前驅體產品開發、前驅體產品供應、海外礦產資源開發及材料產能布局等領域開展合作。當月,全資子公司云南貝特瑞“年產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在云南大理州祥云縣正式開工,進一步增強公司負極材料競爭優勢。
2022年6月,貝特瑞全資子公司香港貝特瑞與STELLARINVESTMENTPTE.LTD.簽署《合資協議》,雙方擬通過成立合資公司印尼貝特瑞在印尼投建“年產8萬噸新能源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
2022年9月,公司先后披露公告,與黑龍江省交投集團簽署了《關于年產40萬噸鱗片石墨及20萬噸天然石墨負極一體化項目合作意向協議》,擬投建年產40萬噸鱗片石墨及20萬噸天然負極一體化項目,項目分三期建設。此外,公司審議通過了《關于擬與億緯鋰能共同對子公司增資暨關聯交易的議案》,同意公司與惠州億緯鋰能簽署《增資合同書》,共同對子公司四川貝特瑞進行增資,并計劃通過四川貝特瑞在四川省宜賓市合資建設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
國金證券分析師陳傳紅分析認為:“2023年是第三方石墨化出清的一年,石墨化價格極端情況下可降至最低現金利潤,公司有望繼續受益,成本壓力逐步減小。此外,公司儲備多項負極新技術,長期競爭力穩定。硅負極是國內率先規模量產企業,有望受益于4680大圓柱電池應用的快速放量迎來更大增長。”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