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7.6億現金欲投建百億元光伏項目 明牌珠寶跨界投資遭質疑
在跨界地產業務蘇州好屋“折戟”后,明牌珠寶(002574)并未停下跨界投資的腳步。公司近日再度將目光投向了光伏產業,擬投資約100億元建設日月光伏電池片“超級工廠”項目。消息一出,公司股價收獲一字漲停。
跨界地產不賺反賠
明牌珠寶主要從事中高檔貴金屬和寶石首飾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核心業務是對“明”牌珠寶品牌的連鎖經營管理。
不過,公司并不滿足于珠寶業務單一經營模式。2015年,公司通過股權受讓及增資方式以合計7億元投資蘇州好屋,實現“珠寶互聯網+”業務模式。彼時,業績承諾方承諾,蘇州好屋2016年度-2018年度分別實現凈利潤1.8億元、2.5億元、3.2億元,共計7.5億元。
然而,上述業績承諾并未達標,蘇州好屋承諾期內合計實現凈利潤僅為4.64億元,2019年起更是開始出現虧損,直接導致明牌珠寶分別于2019年、2020年對其計提了1.78億元、3.04億元的股權投資減值準備金。此外,由于蘇州好屋存在包銷項目成本跨期確認的情形,影響公司2017年至2021年利潤總額分別為-280.39萬元、-550.48萬元、-98.03萬元、-95.48萬元、497.78萬元,占明牌珠寶各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24%、-4.26%、-0.76%、0.41%、2.36%,導致明牌珠寶2017年至2021年財報披露不準確。2022年11月,明牌珠寶及董事長虞阿五、總經理兼代董秘虞豪華、財務總監俞可飛被浙江證監局分別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
資金來源遭投資者質疑
跨界經營不但未能帶來良好的收益,反而令公司業績出現虧損。2019年至2021年度,公司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0.99億元、-3.1億元、-0.27億元,已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為負值。這一情況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深交所于2022年5月向公司下發年報問詢函,要求會計師事務所明確說明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不確定性。
頂著扭虧壓力的明牌珠寶并未放棄對房地產業務的信心,公司于2022年4月宣布出資3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知鯨多信息,開展房地產銷售經紀類業務。
6日,明牌珠寶再度宣布,與紹興柯橋經開區管委會簽訂了《投資合作框架協議》,擬在柯橋經開區管委會管理區域內投資建設日月光伏電池片“超級工廠”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0億元。公司表示,擬發展TOPCon電池和HJT電池項目,尋求新利潤增長點,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
消息一出,公司股價6日開盤即一字漲停,收于6.64元/股,總市值35億元。
不過,對于這一跨界投資意向,不少投資者發出了“靈魂拷問”:“錢從哪里來?”
業績預告顯示,明牌珠寶預計2022年度凈利潤虧損9500萬元-1.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69.36%-202.21%;扣非凈利潤虧損9900萬元-1.4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69.82%-441.66%。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資產總計44.89億元,歸母股東權益為31.55億元,期末現金余額7.55億元,負債合計13.17億元。
手頭僅有7.55億元的現金余額,公司6日總市值35億元,如何“撬動”百億元投資?《大眾證券報》記者6日就此多次致電明牌珠寶,但公司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