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控股業績爆雷收關注函
遭遇流動性危機的泛海控股(000046)再度陷入困境,由于2022年年末公司凈資產預計為-36億元至-6億元,公司股票或面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業績預虧或達百億元
1月31日,泛海控股披露業績預告,2022年度預計虧損70億元-100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12.55億萬元。其中控股子公司民生信托管理的部分信托項目發生風險,根據會計準則有關規定,民生信托從謹慎性原則出發計提了預計負債,對當期損益造成較大影響。公司因階段性流動性困難導致大量債務違約進入訴訟程序,報告期內根據訴訟判決計提利息、罰息或履行金,導致公司整體資金成本上升。
公司同日披露提醒性公告稱,預計公司2022年度末凈資產為-36億元至-6億元,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
而就在1月20日晚間,泛海控股董事長盧志強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被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起訴。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認為,借款人武漢中心公司、武漢中央公司未按合同約定履行還款義務,而泛海控股和盧志強未履行保證擔保責任,請求判令武漢中心公司償還民生銀行北京分行借款本金39.72億元、判令武漢中央公司償還民生銀行北京分行借款本金30.46億元,以及相應的利息、罰息以及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利息、罰息。
1月30日,泛海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0年1月23日發行的“20泛控01”應于2023年1月30日支付債券本金5.732億元及最后一期利息,公司當前面臨階段性現金流匹配問題,計劃延期支付債券本息。
計提的合理性遭關注
一個月內接連曝出董事長遭起訴,涉及金額達70億元;債券兌付違約;業績持續虧損,凈資產為負或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泛海控股的債務情況引發了交易所的關注,深交所隨即向公司下發《關注函》。
深交所要求公司詳細說明民生信托對發生風險的信托項目計提預計負債的具體情況和計提的依據、合理性;是否存在將本應確認為表內的資產確認為表外資產的情形;是否存在通過跨期確認資產減值或預計負債進行盈余管理的情形;說明公司制定了何種內控制度來有效防范控股股東資金占用等違規行為,相關內控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得到有效執行;說明報告期根據訴訟判決計提的利息、罰息、履行金的內容及金額、上述費用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
“預提損失符合會計準則的謹慎性原則,本身不存在問題,最終金額要以審計結果為準。”河海大學商學院財務金融系副教授俞靜在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但計提必須有合理的理由、項目及金額,充分披露后讓投資者了解公司真實的財務狀況。”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