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首日A股“開門紅”,成交額突破萬億元 春季行情“淘金”關注四條主線
兔年首個交易日,滬深A股高開后震蕩走低,兩市成交額突破萬億元,兩市股指迎來開門紅。30日上證綜指上漲0.14%,報收3269.32點;深證成指上漲0.98%,報收12097.76點;創業板指上漲1.08%,報收2613.89點;滬深300指數上漲0.47%,報收4201.35點。對于短期大盤,業內人士認為,節后首個交易日,部分賽道股保持活躍,新能源車、特斯拉、人工智能板塊領漲,預計短期大盤在消化獲利籌碼后有望繼續震蕩走高。
兩市成交突破萬億元
周一,滬深A股雙雙高開,受到短期獲利盤回吐影響,股指高開低走,兩市成交額為10621億元,較節前明顯放大。滬市方面,上證綜指30日高開1.35%,當日成交4532億元,收盤上漲0.14%;深市方面,深證成指高開2.08%,當日成交6089億元,收盤上漲0.98%。
受到春節期間美股納斯達克指數上漲刺激,30日創業板指上漲1.08%。春節期間,納斯達克指數上漲4.32%,道瓊斯指數上漲1.81%。業內人士認為,美股市場近期表現較好,首先是因為去年12月美國的通脹數據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因而投資者不會過于擔心美聯儲的利率政策;其次,2022年四季度美國的經濟數據好于市場預期,減輕了投資者對美國經濟下行的擔憂。本周,全球金融市場將再度迎來多重考驗。除了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陸續出爐,“超級央行周”將重磅來襲,美聯儲、歐洲央行等全球主要央行將公布最新利率決議。美聯儲將于北京時間本周四(2月2日)凌晨公布利率決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將在議息會議結束后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
國內方面,春節剛過,鄭州、天津便傳來樓市利好消息。1月29日,鄭州部分銀行首套房貸利率宣布下調,最低降至3.8%。天津緊隨其后,首套房貸利率下限調回3.9%。
國金證券認為,節后開復工有望加快。1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聚焦穩經濟,要求推動企業節后快速復工復產,扎實做好農民工返崗就業服務;廣東省召開高質量發展會議,要求全力推動有效投資落地落實;1月29日,上海政府推出十項行動32條政策措施,其中強調延續助企紓困政策,啟動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和重大活動。此外,多地圍繞加大返工交通保障、提供工作崗位、提供醫療物資及補助等方面落實“保復工”。
“賽道股”持續活躍
盡管周一大盤高開低走,但以大飛機、知識產權、新能源車、特斯拉、人工智能為代表的賽道股持續走強。新能源車板塊30日上漲近3%,漲停個股超過20只。
新能源車板塊強勢得益于近期美股特斯拉的強勢。過去一周,特斯拉股價已從1月初104.64美元/股上漲33%,創下自2013年5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1月26日,特斯拉公布的2022年財報顯示,去年實現營收814.62億美元,同比增長51%;凈利潤達125.56億美元,同比增長128%。雖然未達到2022年初提出的50%的增長目標,但特斯拉去年在全球共生產了139.96萬輛汽車,共交付汽車131.39萬輛汽車,同比增長40.3%。在財報電話會上,特斯拉重申了50%的年復合增長率,2023年公司的汽車產量有望達到180萬輛。馬斯克則表示,特斯拉內部的生產潛力實際上接近200萬輛。特斯拉日前證實,將投資超過36億美元來擴建其內華達州超級工廠,計劃建設兩個新廠,一個用于生產100千兆瓦時的電池,另一個用于大批量生產特斯拉Semi電動卡車。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成飛集團擬借殼上市,國企改革再迎重大催化。1月12日,中航電測發布《關于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的停牌公告》,擬以向中航工業集團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其持有的成飛集團100%股權,預計在2月2日前披露本次交易方案。軍機核心資產或實現整體上市,是國企改革加速落地的重大典型案例。業內人士認為,作為我國軍機產業鏈的核心資產,成飛集團籌劃整體上市,是新一輪國企改革提速背景下集團深入推進戰略性重組與專業化整合、加快現代產業鏈“鏈長”推動產業發展、積極利用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又一重大典型案例。
持續關注科技股走勢
對于短期大盤,業內人士認為,短期大盤在消化獲利籌碼后有望繼續震蕩走高,板塊方面可持續關注科技股走勢。
中信證券認為,春節期間出行大超預期,投資者情緒和信心加速提振,2月A股彈性看科創成長,A股內外資接力效應會更加明顯,活躍資金接力配置資金尋找洼地,全面修復行情正在途中,建議繼續增配高彈性成長洼地。
華安證券表示,展望2月市場,在內外部支撐因素延續的背景下,春季行情將延續演繹。配置上建議把握四條主線:一是產業周期背景下成長完整節奏尾聲仍有一波加速行情可期待,重點關注風電、光伏、儲能及能源金屬;二是春節后開工建設預期和關注度不斷升溫,關注建筑裝飾、建筑建材、基礎化工、石油化工;三是景氣修復符合市場預期且有持續性的部分消費品,包括醫療服務和美容護理;四是春季行情延續下的情緒引領品種,包括券商和計算機、信創。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