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凱樂將成2023年滬市首家退市股
16日,*ST凱樂(600260)披露年報預虧公告,預計2022年度期末凈資產為-21.54億元到-23.22億元,2021年期末公司凈資產為-18.15億元,根據《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公司將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情形,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這意味著2023年滬市首單退市公司已提前鎖定。市場人士認為,A股退市制度持續完善,常態化退市初見成效,退市企業數量快速增長。
涉嫌虛構專網通信業務
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公司2022年度期末凈資產為-21.54億元到-23.22億元。不僅如此,目前公司股價已連續12個交易日低于1元/股,可能觸及交易類退市的風險。盤面顯示,16日公司股價報收于0.71元/股,當日股價下跌5.33%。
根據《股票上市規則》,公司首次出現股票收盤價低于人民幣1元/股的,應當在次一交易日發布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如后續觸及交易類退市,上交所將在15個交易日內對公司股票做出終止上市決定,公司股票不進入退市整理期。
需要提及的是,2022年12月2日,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公司已經觸及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風險警示情形。經查,公司涉嫌違法事實如下:一、公司虛構專網通信業務的實施情況;二、公司2016年至2020年定期報告存在虛假記載。上述違法事實,有公司公告、情況說明、合同文件、賬務資料、銀行流水、當事人詢問筆錄等證據證明。如公司收到正式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司將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超九成退市股觸及財務類退市
數據顯示,1999年至2019年期間A股退市股數量達到110家,2020年退市數量為16家,2021年退市股數量為20家。2022年退市股數量為42家,該年度創下A股年度退市量的歷史新高。證監會稱,2022年退市股家數占30多年來全部退市公司總數量的40%,這些公司的退市是對市場投資理念、生態系統的深刻扭轉,解決了證券監管資源長期與風險公司的無謂糾纏,幫助地方政府騰出手來更好謀劃發展。
開源證券分析師任浪認為:“2022年九成以上公司觸及財務類退市情形,多家公司觸及營收和凈利潤的組合指標,這表明財務類退市指標的優化進一步加快了缺乏可持續經營能力空殼公司的退市。”
“退市新規的嚴格執行疊加投資者市場化‘用腳投票’,質次尾部公司被逐漸邊緣化,交易進一步向質優頭部公司集中,‘養殼炒殼’、‘炒小炒差’等行為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對此,開源證券分析師孫金鉅認為,“隨著全面注冊制改革的推進和退市新規的嚴格執行,常態化的退市機制將加速形成,國內資本市場也將快速形成‘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從而更好地實現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
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