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新年開門紅—— 中期反轉行情或正在醞釀
2023年首個交易日,滬指低開高走,盤中強勢拉升漲近1%收復3100點;深成指、創業板指亦走高,科創50指數表現強勢,漲超2%;兩市成交額有所放大,全日成交近8000億元,北向資金小幅凈流出,凈賣出6.45億元。
市場人士認為,隨著市場風格的轉換,有望帶來結構性輪動行情。參照2018年底和2020年3月市場中期底部后的行情演繹,中期底部形成后,市場都會經歷一輪明顯的反轉行情。
滬指放量站上3100點
周二,兩市低開高走震蕩上行,成交量明顯放大,滬指一舉攻克3100點整數關口。兩市在早盤同時回踩10日均線,同時回補短期缺口后成功反彈。上證指數午后維持強勢狀態,分時上黃線攜手白線震蕩走高,權重與題材表現一致。日線級別上,一陽穿多線并突破前期箱體上沿,同時很明顯的是成交量也有所放大。
消息面來看,華泰證券發布公告稱,擬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配股募資不超280億元,全部用于補充公司資本金和營運資金,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該消息引發市場關注。國金證券指出,市場風格“從大到小”概率不低,淡化總量因素,重視產業政策和產業趨勢帶來的機會。另外,大制造和大科技產業政策陸續出臺催生科技成長行情。重點布局產業政策和產業趨勢共振的行業。
市場人士謝后勤表示,周二市場探底回升,華為歐拉、數據確權概念漲幅居前。當前,市場大趨勢向好的跡象逐步明確,疊加A股自身估值的低位,整體底部抬升的行情仍值得期待。由于市場風格轉換帶來的結構性輪動,投資者對于大基建、大消費行業以及新能源、半導體材料等板塊可重點關注。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認為,2022年12月中旬以來的調整,直接原因是疫情對高頻經濟數據的擾動,2022年12月PMI數據也降低到了2022年4月底的水平。不過這些影響都是短暫的,當下的調整可能是最后一跌。近期的調整,性質上類似2012年11月或2018年12月,可能是市場下跌末期最后一跌,V型反轉最重要的主升階段還未展開。
數字經濟概念爆發
盤面上看,軟件、軍工、半導體、醫藥等板塊強勢拉升,有色、電力、化工、汽車等板塊均上揚;數據確權、智慧政務、信創、大數據等題材表現亮眼;旅游、酒店餐飲板塊大幅回落,釀酒、食品飲料等板塊走低。在板塊方面,數字經濟概念全線爆發,創意信息、中亦科技、軟通動力、二六三、久其軟件等個股漲超10%。
隨著經濟轉型升級的深入發展,我國數字經濟在三大產業滲透率逐年提升,成為重要經濟增長推動力。而頂層設計對數字經濟產業的逐步賦能,也寫在愈加密集發布的相關政策里。在數字經濟整體產業中,數據要素這一方向呈現出更多的確定性,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抓手。近日印發的《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系統性布局了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歷史性繪制了數據要素發展的長遠藍圖,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醫藥板塊再度活躍,康芝藥業、多瑞醫藥、易明醫藥、眾生藥業、方盛制藥等個股漲停或漲超10%。大消費表現不佳,農林牧漁領跌兩市,民和股份、益生股份等個股跌超4%。食品飲料跌幅靠前,日辰股份、三全食品、洽洽食品等個股跌超4%。
國新證券認為,2023年有望迎來風、光裝機大年。光伏硅料、硅片價格和鐵礦石、中厚板、螺紋鋼等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回落,將刺激裝機需求集中釋放。當期光伏行業預期差集中在電池和組件環節,隨著下游需求和上游硅料產能同期釋放,新技術滲透率的提升,組件環節盈利水平有望持續抬升,電池毛利預計維持高位。2022年全年風電招標預計達到100GW,隨著裝機成本的持續降低,風電裝機規模有望迎來歷年高峰。關注光伏盈利提升、新技術導入領先的電池和一體化組件企業,以及海風產業鏈相關公司。記者 黃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