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股走勢大概率呈現N型 持續關注行業估值修復
2022年A股已收官。根據同花順統計,2022年,上證綜指下跌15.13%,深證成指下跌25.85%,創業板指下跌29.37%,科創50指數下跌31.35%,滬深300指數下跌21.63%。
2022年,盡管A股受到諸多因素影響,指數整體表現不佳,但部分行業、個股仍有不俗的表現。統計顯示,酒店餐飲、旅游及景區、煤炭開采、航空機場年漲幅超過一成,分別為28.81%、26.37%、22.17%、11.15%。個股方面,兩市有56只股票年漲幅超過100%,其中年漲幅前10位的分別為弘業期貨、綠康生化、歐晶科技、西安飲食、寶明科技、鋮昌科技、人人樂、傳藝科技、通潤裝備、園城黃金。
2022年是充滿結構性機會的一年,那么2023年A股市場將如何演繹呢?
本期,《大眾證券報》連線寧波聚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巫清登、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請兩位資深專家談談他們對于2023年A股市場的真知灼見。
◇2023年大盤或震蕩向上
記者:2022年A股震蕩下行,您認為2023年大盤將如何運行?是繼續看好創業板呢,還是關注主板市場?
巫清登:我認為2023年市場走勢很大概率呈現N型走勢,即會經歷顯著的“上漲-調整-上漲”的走勢。一季度是各種經濟政策及細則陸續出臺的窗口期,疊加防疫政策調整后第一波沖擊結束,這個時候是樂觀政策預期的蜜月期以及大家對未來充滿美好希望的時期,股市所面臨的環境非常友好,疊加當前市場尚處于低位,居民儲蓄處于高位,整體支撐一季度市場向好。但是到了二季度,各項政策必須要進入實施落地期,效果怎么樣需要一定時間觀察,疊加年報一季報密集披露,市場普漲格局面臨分化。另外,海外的衰退風險也有可能在明年二季度集中釋放,這也會階段沖擊A股市場。所以二季度A股大概率是調整消化的狀態。如果明年下半年某個時點我國的穩增長政策開始見效,且能完美對沖外需下滑的負面影響,國內經濟明顯回升,那么A股將會開始新一輪由EPS驅動的上漲行情。
至于市場行情結構,我認為主板藍籌股和創業板科技股等都有機會,一季度可能是普遍提估值或者估值切換的普漲行情,后面更多是業績驅動的上漲,明年金融地產產業鏈、科技成長產業鏈均有基本面上行的線索,當然這需要投資者自下而上精選個股。
陳果:明年整體市場的趨勢是向好的,從節奏上來看,我認為它是一個震蕩偏上行的趨勢。同時,明年價值股有階段表現機會,但從全年的角度來看,還是成長占優。從市場整體的趨勢來看,對于今年的黃金坑,市場確實在兩次跌破2900點之后,都出現了明顯回升的行情。從很多指標模型,像萬得全A和M2的關系來看,市場在十月底的這個位置,還是符合歷史底部低位特征的。
◇關注行業估值修復
記者:您認為2023年有哪些宏觀因素值得關注?
巫清登:2023年宏觀因素方面,需要重點關注三個方面,一是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的時間和幅度,二是海外經濟衰退的時間和幅度,三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時間和力度。這三個因素將影響A股的投資節奏以及投資機會的結構和大小。當然,全球疫情會否有新的變化也需要重點關注。
陳果:從基本面的邏輯來看,整個資金對中國經濟系統性風險的擔憂,已經顯著降低。往后看,本質的邏輯首先是整個基本面開始走向弱復蘇。庫存周期今年具有一定下行的壓力,但到明年,它會慢慢迎來庫存周期見底和回升。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需求回升的力度有多大,就是未來補庫存的動能有多大,是一個核心的變量。
現在來看,非常明確的是今年疫情受損的這些行業相關的需求,明年會顯著的回升。市場從十月底以來,已經先有一個明顯的估值修復,但從具體的幅度和結構來看,我認為不能過于激進??偟膩碚f,從趨勢上毫無疑問明年消費會有明顯的恢復,而且從短期來看,很可能在主要城市,比如春節之后我們就會看到消費明顯的反彈。
◇關注穩增長、數字經濟等板塊
記者:您認為2023年A股機會在哪里?投資者可以關注哪些行業板塊?
巫清登:2023年A股的投資機會相對于2022年大概率是更為豐富。我認為穩增長、科技自立、安全可控、數字經濟這幾個方向均會有顯著的投資機會。更具體一點:穩增長層面的消費和地產保交樓產業鏈,科技自立層面的半導體和高端裝備制造,安全可控層面的軍工,數字經濟層面的計算機信創和數據要素產業鏈等等。所以明年的A股市場還是值得期待的,但投資者還是需要緊跟行業和公司基本面,選擇好的行業好的公司投資,這樣投資成功的概率更大。
陳果:隨著市場不斷進化,量化策略的興起以及基本面的結構性因素,靜態配置單一板塊難以“躺贏”。展望2023年,行業景氣差異收斂,預計多線索輪動和運動戰特征將進一步凸顯,抱團單一板塊更難成為最優勝出策略。A股市場有望中期向好,由于預期經常領先基本面,過程難免震蕩反復,預計A股將經歷復蘇預期、疫情傳播、穩增長、復蘇驗證和中期結構線索確立等多個階段。在反應復蘇預期和穩增長預期時,大盤價值股會階段性有所表現,但隨著時間推移和經濟環境明朗,成長風格最終會占優。
具體到配置策略,景氣維度上,重視盈利增速和變化彈性,可關注存在更多預期差機會的低估值低景氣板塊,以及有望實現2-3年業績高增的成長板塊。從綜合盈利及產業周期、估值分位、機構配置等因素看,中期重點關注醫藥、計算機、新能源運營、半導體設計、券商、軍工、風電、光伏等板塊。就主題投資角度而言,2023年或是主題投資活躍年,可關注“滲透率提升”、“自主可控”、“國企改革”三大關鍵詞。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