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領漲 大消費保持活躍 滬指逼近3100點 做多情緒逐步升溫
周二,兩市股指盤中全線走高,滬指一度漲超1%接近3100點,深成指、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漲幅均超1%。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上漲0.98%報3095.57點,深證成指上漲1.16%報11106.5點,創業板指上漲1.2%報2359.5點;兩市合計成交6686億元。盤面上看,港口、物流、農業板塊發力走高,保險、銀行、券商、釀酒、煤炭、有色、建筑等板塊均上揚,POE膠膜、糧食概念、黃金概念、稀土、光伏概念等板塊表現活躍,醫藥板塊走勢疲弱,新冠藥概念大幅下挫。市場人士認為,筑底階段已近尾聲,2023年一季度是市場開始轉折向上的重要窗口期。市場做多情緒逐步升溫,繼續看好反彈行情的延續,當前重點關注長期資金入市情況,對股市意義重大。
筑底階段已近尾聲
周二,早盤受利好刺激,三大指數延續上漲,并且量能溫和放大,呈現出較為良性的反彈格局??傮w上個股漲多跌少,兩市超29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共有60只股票漲幅在9%以上,23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北向資金因假期暫停交易,短線關注的重點再度回歸至5日均線之上,在5日線被有效跌破之前,本輪的反彈或仍將延續。后續重點留意消費以及賽道方向,當其能夠在后續延續強勢時,指數便仍有進一步向上的動能。另外,站在中期的維度來看,30日均線同樣也是需要關注的重點,當上證指數在本輪反彈的過程中能夠重新站上30日均線,那么中期仍以箱型整理結構看待即可,即使后續指數再度出現二次探低的走勢時,風險也相對可控。
市場人士謝后勤認為,隨著年末流動性緊張即將緩解以及刺激政策不斷出臺,市場的做多情緒逐步升溫,繼續看好后續反彈行情的延續,不過短期還是要重點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如果量能遲遲不能釋放,有再次回落的可能,需謹慎。操作方向上,關注強國戰略方向的半導體芯片、高端機床以及新能源儲能電池等板塊。
對于當前市場走勢,浙商證券認為,市場自4月26日確認底部左側,站在當前,筑底階段已近尾聲,2023年一季度是市場開始轉折向上的重要窗口期。從基本面角度來看,一則,盈利層面,結合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周期的運行時間,2023年一季度有望開始見底向上;二則,風險偏好層面,市場將逐步消化第一波疫情影響;三則,流動性層面,美聯儲將于2023年1月和3月舉行貨幣政策會議,隨著CPI拐點的顯現,有望傳遞更多積極信號。從結構和情緒角度來看,一則,前期強勢的新能源基金重倉股開始補跌;二則,新成長個股已有序上漲;三則,當前情緒指標契合底部右側特征;四則,結合季節規律,市場1月容易發生轉折。
大消費保持活躍
周二,板塊方面,金融股領漲,大消費保持活躍,釀酒板塊拉升,交通運輸多股漲停。午后農業股走強,萬向德農、芭田股份、大北農、隆平高科漲停。消息面上,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抓緊制定實施方案。另外,2023年一號文件即將發布,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市場會圍繞一號文件進行預期炒作,故農業股后續有望反復活躍。不過由于農業股整體的容量偏小,并且對于市場情緒的帶動效應有限,先將其視為較為獨立的輪動支線看待為宜。
賽道方向在經歷了早盤階段小幅分化后,在午后再度獲得部分資金的回流。從細分上來看,其中光伏POE膠膜分支領漲。天洋新材、綠康生化2連板,鼎際得漲停。消息面上,鼎際得公告稱,子公司擬超98億元投建POE高端新材料項目。據中信證券統計,國內已規劃POE產能約為200萬噸,多數企業通過中試-放大穩健推進。根據各企業產能規劃及項目推進情況,考慮到項目試車及產能爬坡,2024年有望實現國產量產突破。
個股來看,雖然市場熱點較為雜亂,但作為當前的核心主線,大消費板塊延續了較高的賺錢效應。其中,麥趣爾開盤便以一字板的形式晉升5連板,也為全天消費股的走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高位抱團股持續活躍,其中,西安飲食再度漲停,安奈兒反核成功,人人樂則是進一步修復虧錢效應。另一方面,一些低位股同樣迎來了補漲,像完成了2連板的中興商業,醫美方向獲得20CM漲幅的昊海生科、還有食品飲料方向的怡亞通。
英大證券李大霄表示,A股成交量在21日創下自10月31日回升以來的新低5700億元,也許2022年12月24日就已經完成了調整。之前防疫政策的優化是市場擔心的主要原因,按照中央財經委員會韓文秀副主任的觀點,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將產生類似“J曲線效應”,即短期會對經濟造成擾動,但全年是重大利好。預計明年上半年特別是二季度,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經濟活力會加速釋放,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推動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好轉。這樣看來對股票市場的沖擊已經過去。關注長期資金入市情況,對股市意義重大。
記者 黃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