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車載影音安全——中星微技術與路暢科技聯合推出國內首款國標行駛記錄儀
12月27日,中星微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星微技術”)與深圳市路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路暢科技”)(股票代碼002813)共同在深圳舉行“護航車載影音安全 筑牢車主隱私屏障”新產品發(fā)布會,通過路暢科技和中星微技術上百名工程師歷時兩年攻關,成功研發(fā)出了全球首款國標國密SVAC車載智能監(jiān)控系統——國標行駛記錄儀,這也是中星微技術首次在汽車行業(yè)拓展SVAC+視頻安全應用。據悉,該產品將于明年在全國范圍內大規(guī)模推廣。
近十多年來,汽車電子快速發(fā)展,大量車載電子產品為廣大車主帶來了便捷、舒暢、豐富多彩的影音體驗,但在背后也同樣存在著信息和隱私的安全隱患。隨著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的深入發(fā)展,汽車信息的安全問題,尤其是汽車影音的安全問題日趨嚴峻,經常出現的汽車數據泄露和個人影音信息泄密事件,給國家利益和車主生活帶來了嚴重損害,已經引起了國家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部分車主甚至開始懷疑車載影音設備的安全性。因此,如何在便捷用戶的同時,既能保障用戶的隱私安全,又能保護國家數據安全,這已成為汽車電子行業(yè)必須考慮的核心技術問題之一。只有在安全性和隱私性得到了有效保證的前提下,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的發(fā)展進程才能夠一帆風順。
路暢科技董事兼總裁蔣福財在致辭中表示,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路暢科技與中星微技術共同研發(fā)了能有效保護汽車信息安全,能有效保護車主和乘客隱私的國標國密SVAC行駛記錄儀等系列汽車影音產品。隨著國標國密SVAC車載影音產品投入量產,將會為保護用戶及國家數據安全盡企業(yè)應盡的社會責任,同時這也是汽車電子行業(yè)一件里程碑式的技術應用。車載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技術已經成為了路暢科技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據悉此次發(fā)布的國標行駛記錄儀將首次采用自主可控國產芯片——星光智能三號,該芯片是中星微技術研發(fā)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采用國家標準視頻編解碼技術的視頻安全芯片,具有低功耗、超高清、NPU智能、安全加解密和雙模編解碼(同時支持SVAC國家標準和H.265標準)等獨特優(yōu)勢,能實現視頻數據全生命周期的身份真實、信令可靠、數據完整和可信溯源,有望帶來顛覆性的行業(yè)技術革命。據了解,此顆芯片先后獲得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產業(yè)創(chuàng)新成果獎、“中國芯—優(yōu)秀技術創(chuàng)新產品”獎等多項大獎,并成功應用于公共安全、交通、工業(yè)互聯網、視訊等行業(yè),得到市場及專家的高度認可。
國標行駛記錄儀將帶來根本性的產品安全保障。該產品不僅能夠保護個人隱私安全,規(guī)避行車記錄信息的非法劫持、非法篡改,還可作為司法電子證據。此款基于可信編碼的國標行駛記錄儀的推出將徹底解決視頻“裸奔”的市場亂象。
行駛記錄儀作為“行走的攝像機”,采集的視頻數據中包含公共場所和個人隱私等敏感數據,國標行駛記錄儀可從信源端對視頻數據進行可信編碼,全程確保視頻數據采集、傳輸、備份、應用等各環(huán)節(jié)安全可控;
國標行駛記錄儀也是一款可對音視頻、位置、行駛軌跡等數據進行安全保護的民用和商用行車記錄儀,支持身份和密鑰認證,確保記錄內容無法被竊取或非法篡改;
國標行駛記錄儀符合GB/T25724《公共安全視頻監(jiān)控數字視音頻編解碼技術要求》和GB35114《公共安全視頻監(jiān)控聯網信息安全技術要求》等國家標準,在保證視頻數據安全的基礎上,真實還原視音場景,具備真實性和完整性特點。
中星微技術多年來聯合國家級科研院所,致力于智能視頻感知國家標準體系的建立和推廣工作,基于國家標準視頻編解碼技術的視頻安全芯片,中星微技術積極拓展SVAC+視頻安全應用,助力更多行業(yè)實現視頻安全自主可控。
路暢科技(股票代碼002813),是一家致力于汽車智能化及智能出行產品及解決方案的高科技公司,是集產品研發(fā)、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yè)、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yè),也是中國較早投身于車載導航、汽車智能駕駛艙及車聯網產業(yè)的企業(yè)。加之國內A+H股上市公司、工程機械龍頭企業(yè)中聯重科的成功入主,相信此次路暢科技與中星微技術強強攜手合作將為國標行駛記錄儀的市場開拓提供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雙方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不斷深耕創(chuàng)新,今后會陸續(xù)推出符合國家標準的系列汽車電子產品,攜手更多行業(yè)合作伙伴,推動我國智慧交通特別是汽車電子領域走向自主安全可控之路。
中星微技術CTO 張韻東、路暢科技董事兼總裁蔣福財、鼎鉉密碼安全測評部部長陳磊,哈工大(深圳)計算機學院副院長計算與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何道敬 、以及深圳市汽車電子協會秘書長陳會軍、安防標委會委員施清平等相關行業(yè)單位和專家參加了此次發(fā)布活動。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