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筆再收購26家醫院 愛爾眼科服務下沉惠及大眾
11月29日晚,愛爾眼科發布公告,擬收購西安愛爾、泉州愛爾等26家醫院部分股權,這也是繼2020年定增以來,愛爾眼科的又一個“大手筆”。數據顯示,此次收購的26家醫院,在經過幾年的培育先后實現盈利,個別虧損的也盈利在望。去年,26家醫院總營收6.43億元,合計虧損1412.54萬元;今年前9個月,總營收6.11億元,凈利潤合計約4686.82萬元,呈現出良好的增長趨勢。
但是相較于2020年,這一次的收購有了更多的變化。
愛爾眼科增強規模效應的同時,進一步強調下沉和服務。此次公告中的26家醫院中,除西安、鄭州以外,其余均為基層醫療機構,分布在全國18個省份,更廣泛的地域及下沉的市場將更好地滿足基層眼病患者的需求。
此前,愛爾眼科在定向增發問詢函回復中就明確提到收購醫院的選擇標準,重點是醫院的盈利能力和醫療質量需要符合要求,并且醫院內控規范。
這些標準無疑給標的醫院劃下了明確的“錄取分數線”——不僅要考察經營情況,而且重視規范運營和醫療質量。
眼科醫療需求在不斷增長,并購整合進一步強化了愛爾眼科的規模優勢、品牌厚度和盈利能力。
不斷增長的行業需求背后
毫無疑問,此次并購成功將在進一步增強愛爾眼科在各省區的集群效應,在此背景下,通過愛爾眼科集團賦能區域,提高優質資源的共享能力及服務水平。
早在2014年,愛爾就發起設立了產業并購基金,預見到了未來需求的增長。
但是并購基金的成功絕非有資金即可,關鍵在于通過授權使用愛爾商標,提供管理咨詢等助力成長的方式,七八年以來逐步形成了龐大的項目儲備池,為上市公司的長期穩定成長提供有力的保障。與此同時,愛爾眼科不斷強化內涵式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
有資深行業分析師表示,愛爾之所以穩步做到全球最大,也是基于形成了強大的內訓培養體系,源源不斷地為連鎖機構注入核心人才和文化靈魂,這是顯著的競爭優勢。
加速下沉,做好服務“抓手”
“下沉網絡”這個詞,不止一次出現愛爾眼科的相關報道中。
中國70%的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地級市及縣域,而優質的醫療資源則集中在省會及一線城市,通過有序網絡下沉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拓展,是愛爾眼科長期以來打出的“明牌”。
目前國內的愛爾醫療機構已經近700家,覆蓋了90%以上的省會城市、80%以上的地級市,但在縣域的覆蓋率還很低。在加大力度提高龍頭旗艦醫院技術水平的同時,將醫療網絡布局到廣大城鄉縣域,使人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眼科醫療服務,是未來十年公司的三大戰略目標之一。
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表示,“高質量發展是公司的主旋律,無論是自建還是收購,都要通過醫療、教學、科研、激勵、文化等多維度的一體化整合把醫院做成一家家老百姓信賴的精品。”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